中证1000ETF走热台前幕后:销售力推 散户追风 为谁做“嫁衣”?
有基金公司已经针对旗下新发基金要求在募集期间不得泄露募集规模。嫁衣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本期证券合规研究聚焦“ETF募集”话题。中证F走其背景是热台,随着汇添富中证1000ETF基金(560110)在本周正式上市交易,前幕7月底曾因较大的后销户追发行规模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的4只中证1000ETF基金,均已正式上市交易,售力并在几个交易日内取得了不错的推散表现。 一方面,嫁衣在这些中证1000ETF上市发售期便买入的中证F走投资者的确实现了盈利;但另一方面,中证1000ETF早已被不少量化机构“盯上”,热台个人投资者想在博弈中取胜并不容易,前幕而首发期参与大量申购,后销户追或是售力为券商作了赚取交易佣金的“嫁衣”。 券商助推ETF产品大卖 近日,推散几只中证1000ETF陆续上市。嫁衣 8月3日,富国中证1000ETF(159629)上市运行;8月4日,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易方达中证1000ETF(159633)双双上市运行;8月8日,汇添富中证1000ETF(560110)上市运行。 上述4只中证1000ETF产品在上市之初,就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7月22日,在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挂牌上市的同一天,易方达、广发、富国、汇添富四家基金公司也同日推出了其对标中证1000的ETF产品。 首发当日,富国基金即以接近80亿元的募资上限提前结束了基金募集工作,而4只中证1000ETF基金产品由于大卖,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根据Wind数据,以认购截止日计,今年5月1日-8月5日,全市场共发行了374只公募产品。尽管A股行情出现了反弹,但基金购买的热情却没有跟上,不少基金不过才募了数十亿元。其中,发行首日即接近满额的产品仅有两只,一只是工银瑞信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016082),另一只则是富国中证1000ETF,两者在市场上均引起了较大的关注。 至前述中证1000ETF产品募集期结束,富国、广发、易方达、汇添富四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对应的募资额分别是:79.50亿元、79.97亿元、79.24亿元、36.35亿元。 而全市场首只中证1000ETF是南方基金的中证1000ETF(512100),成立于2016年9月29日。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管理规模也不过26.42亿元,而这还是其抢占了赛道先机,并发展了6年的结果。 另一方面,去年发行的两只产品——华夏中证1000ETF规模为5.69亿元,华泰柏瑞中证1000ETF规模为0.71亿元。 由于跟踪指数表现,ETF产品收益上差异不大,但新老产品的管理规模差异却十分大,这表明并不是中证1000ETF产品本身有多吸引投资者,而“销售手段”是其中决定规模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次中证1000ETF产品大卖,离不开券商的大力推波助澜。”前述渠道人士称,由于前述几只中证1000ETF产品都是场内基金,像天天基金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和银行渠道,都没有卖。 “一方面,虽然前段时间新能源有较大的反弹,A股市场表现还不错,但基民的购买热情和信心并没有上来,基金产品们的确不是很好卖。但是由于不少机构都对接下来的小票表现有较为积极的预期,中证1000ETF里面又基本都是小票,所以的确对券商来说是比较好卖的产品。另一方面,ETF产品能够日内申赎,本身交易活跃度就高一些,尤其是中证1000ETF产品里面都是小票,交易活跃度更高,行业里面默认的规矩是,哪家券商卖了多少,对应的份额就放在哪家券商交易,所以对券商来说,ETF产品卖得多,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交易量,也就更不遗余力去推销这个产品。”该名渠道人士称。 而券商为了提升交易量进行的“推波助澜”式的销售,或许解答了为何诞生时间更早的南方基金中证1000ETF产品,发展了6年时间,规模还不如后来者首发日的规模——并不是中证1000ETF产品本身有多么吸引投资者,而是取决于销售是否给力。 “对于基民来说,首发期购买ETF产品和上市后交易购买ETF产品,在申赎费用上并没有特别大的优惠或其他差别,甚至是在上市后,更能够依据对行情的判断,做出相对理性的交易购买行为。但对券商就不一样了,可以借着销售基金产品,潜在地提升交易佣金。”前述渠道人士称。 “推波助澜”式销售,是否合规 尽管近几日中证1000ETF接连上涨,从收益的角度来看,为投资者们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但以销售为导向的产品大卖,且吸引了众多个人投资者参与,并不利于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在募集期还没结束的时候,就有传闻监管进行了窗口指导,不要过分渲染规模。”有接近上述公募机构的人士称。 事实上,当下的情况是,不少新基金在募集期尚未结束甚至是刚开始发行半天就“流传”出募集规模数据,并辅之以“爆款”等名头招徕更多的投资者跟风。 “一般情况下,新发产品的全渠道募集数据,只有基金公司自己知道,各个渠道最多知道自家的数据,所以把全渠道的销售数据统计并爆出来,一般都是基金公司自己给出的数据。这么做当然对销售基金产品有好处,首发募集规模大,至少投资者马上就有了关注的欲望,甚至不排除部分投资者有跟风购买的想法。”有渠道人士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有基金公司已经针对旗下新发基金要求在募集期间不得泄露募集规模。 目前,全市场跟挂钩的ETF产品共有7只。除了最近陆续上市的4只产品外,还有2021年3月18日成立的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2021年3月15日成立的华泰柏瑞中证1000ETF(516300)、2016年9月29日成立的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这7只产品中,不论是6年前成立的南方中证1000ETF,还是去年成立的华夏基金和华泰柏瑞的基金,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要远远高于个人投资者占比——前者维持在80%左右,后者维持在20%左右。 但新发产品却不一样,机构投资者占比要远远小于个人投资者占比——前者维持在25%左右,后者维持在75%左右。 尤其是富国基金发行的产品,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8.67%,逾九成份额是由个人投资者购买。而有趣的是,2018年成立的富国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由于机构投资者占比更高,却成了销售渠道营销其ETF过程中的“噱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成立的南方中证1000ETF,最初发售期个人投资者占比逾九成,而在发展了6年后,个人投资者占比降到了23.61%。 2017年-2021年,南方中证1000ETF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为:98.76%、87.55%、78.11%、31.96%、23.61%。尤其是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其规模也出现了大幅增长,这表明有不少机构资金涌入。 至少从这只老产品近两年发展情况看来,机构对该产品的喜爱度要高于个人投资者,但以销售为导向的券商们,却在这波上新潮中拉了不少个人投资者进场。 “因为中证1000指数里面都是小票,弹性大、波动也大,非常适合量化机构进入到里面做策略。你说个人投资者买了这么多ETF能不能挣到钱,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说,如果要和量化机器做博弈的话,肯定是会输的。”有量化私募人士称。 (作者:王媛媛 编辑:姜诗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财经TOP10|星巴克兑换券退款被指“玩不起”,58同城现天价马桶疏通费,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 涉嫌行贿!赛为智能董事长被采取留置措施 深交所火速发函 股价年内大起大落
- 普京回应“北溪”管道被破坏:谁受益,谁就要负责
- 京津冀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范围进一步扩大
- 在酒店里打零工?希尔顿在华尝试新模式
- 视频|市民响应“就地过节” 申城酒店成热门选择
- 视频|市民响应“就地过节” 申城酒店成热门选择
- 官方首次披露!中央工作组进驻半个月后,副省长主动投案
- 车企新势力8月排位再生变 问界单月交付量破万
- 「宣医科普」年纪轻轻就“糊涂”了?这病可不是老年人专利
- 10月1日起,从事电子烟生产经营应持烟草专卖许可证!这些上市公司已获资质
- 2022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3日起陆续揭晓
-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 Mate 50昆仑版供不应求!华为追加产能:10月供货能改善
- 两天三条重磅政策连发 中国楼市“银十”可期?
- 本周生猪价格延续涨势,生猪交易均重环比继续提升
-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上市第一天,零跑汽车痛失168亿
- 特斯拉:FSD Beta目前有16万名客户
-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反弹 美国通胀局势仍有恶化迹象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