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账号禁止进行金融类欺诈、误导等营销宣传
原标题:微信公众账号禁止进行金融类欺诈、微信误导等营销宣传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7月13日,公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关于金融类违规营销内容的账号诈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提出禁止进行金融类欺诈,禁止进行金融禁止不实、类欺误导和无资质营销宣传,营销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宣传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微信一个重要平台,众多微信公众号开展了金融营销宣传。公众为防范和控制金融营销活动的账号诈误法律风险,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禁止进行金融通知》等相关规定,制定了金融类违规营销内容治理规则。类欺 《规范》提出,营销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宣传内容中,禁止高收益理财欺诈内容,微信如推广不正常的高回报理财产品或导流欺诈项目。其中的“导流欺诈项目”通常表现为未明确日化或年化收益,但通过可疑的引导性内容,诱导用户添加个人微信或外链推广高收益理财产品。 同时,禁止有偿荐股类欺诈,即以有偿荐股为名,从事欺骗用户跟随掮客购买股票的行为;禁止以其他新型概念进行欺诈,例如以共享经济、物联网、虚拟币等名义来宣传“可以致富”等描述的内容,易导致用户受损失的夸大宣传。 《规范》还明确,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中不得含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夸大或者不实的金融类营销宣传、容易引起用户误解的内容,例如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等。同时,不得利用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审核或备案程序等作为宣传噱头,误导消费者认为该金融产品或服务有政府作保证。 此外,在微信公众账号的名称设置环节,若申请主体填写的名称含有金融类相关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保险、基金、证券、借贷、公募等金融业务或服务相关的关键词,主体应具备适当的金融宣传资质,提供能够证明合法经营资质的材料,例如经营许可证、备案文件、行业自律组织资格等与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相关的身份资质,否则,不得注册该等名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法兴银行:美元上涨动能已耗尽
- 当代置业否认申请破产,总裁张鹏:端午节仍在开电话会,每拖一天都是损失
- 经济日报:多举措为金融添绿色
- 北京点名的3家“问题”实验室结局:批捕,吊销执照……
- 增长点不明确?爱奇艺连续三季度运营盈利但难掩会员收入下滑
- 韩国新总统府或改名为“国民之家”
- 美国反犹事件明显增加
- 沙特提价原油一度突破120美元 专家暗示有望测试139美元!
- 【新浪教育】苏州山峰双语学校钱春梅:开设多彩拓展课程 放飞缤纷青春个性
- 5月黑猫投诉影音直播领域红黑榜——优酷自动续费不提醒
- 张晓中回应!与张某某于2021年9月经人介绍发展为情侣关系,房产和涉事车辆均是女方资产
- 顶级游资上海超短帮上亿元压注 各路资金携手豪买的天齐锂业还能涨?
- Biotech成功转型Biopharma的窗口期正在关闭?
- 美国油价创纪录,CNN强扯中国
- 深圳国资委通报网传视频涉及“国企书记”一事:张晓中已离异 与张某某无经济联系
- 相声演员孙越怒斥人保、太平和平安:每天电话轰炸推销车险
- 2.6亿老年人,如何做到老有所依?
- 汪小菲:男孩四十
- 道富准备回应有关其打算收购瑞信的报道
- 俄媒:俄方称东线管道对华天然气出口持续增加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