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提机构能力建设四要求,业内称机构资金入市有“较大空间”
原标题:证监会提机构能力建设四要求,较大空间业内称机构资金入市有“较大空间” “养老金、证监资金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资管机构是机构建设机构投资者中的专业机构代表,也是力内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证监会4月21日指出。求业 据证监会官网,入市当天,较大空间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证监资金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机构建设机构围绕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力内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求业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入市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较大空间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证监资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机构建设机构 对机构投资者,会议指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加速的新环境下,各家机构应把提高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应在四方面发力——增强投资能力;推进落实长周期考核;发挥专业投资者功能;提高权益投资比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长期资金匮乏、机构投资者权益类投资能力不足是A股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缺少机构投资者,但是缺少长期的、具有较强的权益类投资能力和水平的机构投资者。” 有业内人士指出,机构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仍存在较大空间,例如,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权益类资产的实际配置比例与政策上限还有空间。 四大要求:提高权益投资比例等 机构资金是A股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会议提出,养老金、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资管机构是投资者中的专业机构代表,也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加速的新环境下,各家机构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提高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专业优势,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会议指出,专业投资机构应在四方面发力。 一是增强投资能力。从战略规划上重视权益投资,不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壮大投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投资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优化公司经营模式。 二是推进落实长周期考核。长周期考核是平衡投资端与负债端的关键机制,应着眼长远,实施长周期考核,促进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三是发挥专业投资者功能。通过行使投票权、质询权、建议权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重视培育新股发行定价能力,发挥专业买方作用。 四是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可以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用好用足权益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专业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系列改革措施落地,专业买方力量不断增强,专业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三方面得以体现——机构化进程加速推进;投资风格更趋健康;个人投资者理财观念走向成熟。 其一,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攀升。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比从2019年初的18%上升至2021年底的24.6%,其中各类资管产品持股市值占比从9.3%提升至14.2%。 其二,投资风格上,市场定价效率和优胜劣汰效率逐步提高,流动性持续向头部上市公司集中。截至今年3月底,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较2019年初累计涨幅分别为40.3%、51.8%。 其三,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交给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稳步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定价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应对金融风险,挖掘市场价值。 各类机构资金表现上,公募资金方面,公募基金和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超25.6万亿元。 社保基金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底,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92万亿元。 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力度较强。截至2021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3.2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41.56%,其中,投资股票2.5万亿元、股票型基金0.7万亿元。 随着资管新规等监管规则的出台,银行理财业务稳步发展,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可直接投资股票。 机构资金入市仍存较大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机构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仍存在较大空间。 例如,为鼓励优秀保险公司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金的优势,银保监会于2020年将符合条件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到45%,并取消了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 “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权益类资产的实际配置比例与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未来保险资金可继续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投资公募基金等方式,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参与资本市场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其指出。 同时,银行理财投资资本市场潜力巨大。鉴于银行理财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权益投资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银行理财在资本市场的权益投资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在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增强权益投研能力积累基础上进一步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董登新说,现阶段,金融机构产品研发仍存在短、平、快,短期产品滚动发行的情况,带有较强的投机性。 “权益类资管产品的研发相对滞后,机构的权益类资产投资能力尚存不足,这是要进一步强化的方向。”他提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伯克希尔11月17日卖出322.5万股比亚迪H股 价值6.3亿港元
- 李斌:蔚来手机在上海和深圳都有团队,进展比较顺利
- 李国庆喊话张兰:是我尊敬的企业家,一样经历了高峰到低谷
- 提升二手房交易效率与品质, 贝壳交易服务再升级
- 郭楠:企业怎么样算是正确的做事?要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古井集团混改长跑有新进展?估值问题面临两难
- 瑞士信贷跌近3% 瑞信瑞士业务主管承认部分客户提走资产
- 上海银行将为仁恒置地、滨江集团各提供2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
- 欧元区最新PMI显示经济下滑 通胀升速放缓
- 史诗级暴跌后,巨头发声:时机已至!
- ST三盛资产收购疑云重重,监管连续追问
- 中信证券:首予新秀丽买入评级 目标价29港元
- 巴克莱预测2023年现金为王,因不断加息恐导致全球陷衰退!
- 支持多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中加基金旗下养老FOF基金Y份额开放申购
- 禾川科技被踢出宁德时代供应商名单?毛利率下滑,1号研发人员中专学历
- 降准验证货币宽松仍在途,三大市场利率趋于回落
- 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从“引、选、育、推”四个着力点服务地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
- 小摩:百威英博盈利有望超预期 上调评级至“增持”
- 重磅利好!“第三支箭”发出:证监会五方面调整优化股权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 房企重磅利好!证监会5大措施支持房企再融资,“第三支箭”威力有多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