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专家增强从国内看,巩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经济基础金融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恢复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态势在持续,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稳定 专家表示,性健从全球看,康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等问题引发金融隐忧,专家增强应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巩固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金融 稳经济系列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恢复今年以来,体系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冲击,稳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性健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这离不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说,面对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经济系列措施在加快落地见效。“有效需求恢复的态势将日益明显,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将不断巩固。” 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 “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宣昌能认为,加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建设,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应落实主体责任,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中长期TLAC达标规划,确保2025年和2028年起分别满足TLAC监管要求。同时,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统筹规划资本工具、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发行。”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小米Q3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研发人员占比近半
- 美国成全球猴痘病例最多国家 已报告3846例
- 10大财经部委研判下半年: 主要指标将企稳回升,关注国内外6大问题
- 新能源产业链,谁为谁打工?
- 挪威将开发新气田 以保持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 一加Ace Pro终于官宣 一加李杰:性能体验不妥协
- 巨头被重罚,网约车江湖再洗牌:华为、腾讯入局,司机坐等薅羊毛
- 正邦科技:小范围断料情况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下滑15% 产寿险“冰火两重天”
- 央企改革任务举措完成率超95% 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 又添一只!年内19只基金募集失败
- 美联储议息会议本周来袭 美股反弹行情能否延续?
-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12月黄金期价30日下跌
- 中概股业绩哪家强?最新预测刚刚出炉
- 京东金融发布反诈提示 助用户破解花式骗局
- 免职!调岗!辽宁大学发布“辅导员骚扰女学生”处理通报
- 经济日报:国内芯片市场等待更多企业
- “马斯克铁粉”为何失去大众集团CEO职位?失去员工支持,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 问天实验舱长啥样?有一对翅膀,是大型柔性太阳翼
- 白鲟启示录: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失去它的?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