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遭自然人重金举牌,“零食第一股”业绩失意后劲不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近些年,伊份业绩休闲食品赛道的遭自重金竞争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再到全渠道竞争,然人各零食品牌纷纷加大马力开始“内卷”。举牌但早在2016年就登陆资本市场的零食“零食第一股”却显得有些跟不上队伍。 8月21日晚间,第股来伊份发布一则公告,失意宣布截至报告书出具之日自然人汪小明通过个人账户在上交所集中交易系统买入来伊份公司股票1768.86万股,后劲占来伊份总股本5.26%。不足这一举动,伊份业绩将近年来经营进步缓慢、遭自重金整体股价表现不佳的然人来伊份再次置于聚光灯下。 在公布汪小明举牌后的举牌第一个交易日,来伊份于8月22日盘中一度涨停,零食最终收于14.91元/股,第股涨幅为7.97%。8月23日微跌0.67%,总市值为49.84亿元。 神秘自然人砸重金增持 来伊份公告显示,汪小明通过个人账户在上交所的集中交易系统合计买入来伊份1768.86万股股票,占来伊份总股本的5.26%,按照8月23日收盘价14.81元/股计算,其持有股票市值达2.6亿元。 需要提及的是,根据《证券法》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 此次汪小明的最后一笔增持使其持有股份直接越过了5%,外界认为其有违规可能。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触及5%后,投资者应主动通告上市公司,结果通告后上市公司须第一时间向监管机构和交易所通报,并发布公告。在发布公告前,投资者不能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只要不是在触及5%后继续增持,就不算违规。所以,最后一次交易从低于5%,变为高于5%,并不违规,但这指的是一笔交易、或者一张买单,而不是所有买单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来伊份2021年三季报中汪小明就已经出现,位列第十大股东,持有股份0.58%,再次出现是在今年一季报中,汪小明持股比例变为0.71%,位列第七大股东。 截至目前,汪小明持有来伊份的股票,已超过来伊份实际控制人之一郁瑞芬,成为目前来伊份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同时也是继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爱屋企管”)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并且,来伊份8月22日再次发布公告宣布,汪小明基于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在签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后的12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3万股。 需要提及的是,汪小明买入的频率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加大,近6个月共买入20次,其中有15次集中在7月21日-8月19日,在此期间,来伊份的股价涨幅为7.05%。 8月22日,来伊份公布汪小明举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来伊份平静多时的股价出现波动,一度冲至涨停板。其上一次股价大幅波动是在去年宣布布局白酒后,去年6月中旬股价一度达到20元/股。 就汪小明的相关情况,《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来伊份董秘办,其表示:“汪小明和公司没有其他关系,仅是一名自然人股东,根据报告书,他也没有在其他上市公司有或者超过5%的股份。” 营收增长缓慢 与汪小明对来伊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接连增持相比,来伊份的原有股东却在减持。 近两年,来伊份控股股东爱屋企管多次披露减持计划。最近一次是在今年2月15日,爱屋企管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010.39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不过,截至6月9日,减持计划时间过半,爱屋企管尚未发生减持行为。数据显示,2020年2月18日,爱屋企管持有来伊份57.88%的股票,截至2022年6月9日,爱屋企管持股比例为55.38%。同时根据天眼查APP显示,爱屋企管的实际控制人为来伊份创始人施永雷、郁瑞芬夫妇。 除了股价疲软,其近年来的业绩也是不温不火。2017年至2021年,来伊份的营收从36.36亿元增长至41.72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01亿元降至3100.1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多年为负。而同一赛道的、在营收、归母净利润方面的增长速度均要领先来伊份。 对此,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来伊份的利润不高,与其主要销售区域华东市场的成本较高有关。” 数据显示,去年来伊份在华东市场收入34.5亿元,为所有地区最高,占总营收的82.7%。作为对比,良品铺子去年在华东市场实现营收7.7亿元,占总营收的8.26%。 “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商业租金偏高,人员、管理费用也相对偏高,因此区位决定了来伊份的成本会比其他同类产品更高。”此外,朱丹蓬也表示,近年来,来伊份在数字化营销、单店拓展、产品的换新方面出现了一定起色,然而(今年)在稍有起色之时上海发生了新一轮疫情,这也给来伊份带来了较大的阶段性影响。 不过,从来伊份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业绩有所好转,其一季度实现营收13.15亿元,归母净利润9252.85万元,均为近几年同期最高。 在今年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来伊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曾表示:“2021年公司外卖业务体量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224%,同时公司积极与饿了么、美团等第三方外卖平台紧密合作,三方平台业务体量突破1.7亿元,增长率实现200%。” 面对业绩疲软、股价下滑等问题,神秘自然人的增持能否为来伊份带来新的机遇,让人充满了期待。针对业绩增速过慢的解决措施、接下来重点发展渠道以及被举牌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通过邮件的形式联系了来伊份,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部门: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管控和追溯
- 隔夜要闻:美股全线走低 联储会议纪要提及政策过度收紧风险 苹果预计9月7日召开发布会 欧盟能源通胀破纪录
- 国台办:国家对“台独”顽固分子采取惩戒措施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 一次招标,引发三只千亿级龙头大跌!光伏板块巨震,电力股上演涨停潮
-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你了解太空“出差”吗?为啥航天员多为三人一组?
- 秉承志愿服务初心 发挥行业专业优势 证券公司积极开展公益支教帮扶
- 警察暴力泛滥加剧美国人权危机
- 逾930家公司被公募调研!顶流基金经理各有“心头好”
- 三大指数震荡回落!农林牧渔逆市涨逾3%,机构:短期将呈现窄幅震荡
- 天安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4.2亿港元同比增加15%
- 持续发酵!芬兰总理“狂野派对热舞”又曝光新视频了
- 中字头飙升,两大千亿央企直线涨停!“估值折价”+高股息率的优质股名单出炉
- 扫除监管盲区 让盲盒不“盲”
- 黄光裕公开信:国美零售将聚焦主业 剥离或出售亏损业务
- 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下半年经济将恢复向好
-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
- 欧盟寻求加强与太平洋地区联系,欧盟官员声称“不是为遏制中国”
- 能源危机下的获益者!IMF:海湾国家将获得1.3万亿美元的额外石油收入
- 外网交易未报备,“没必要,到时候再解释”,瑞达基金原总经理曝现任董事长李湧违规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