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记者看海南:昔日渔民聚居区 未来“全球市场门户”
原标题:西媒记者看海南:昔日渔民聚居区 未来“全球市场门户”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5月22日刊登记者卢卡斯·德拉卡尔发自海口一篇报道,西媒报道称,记者居区中国赋予海南“经济特区”的看海地位,希望它能够从渔民聚居区转变为亚洲重要的南昔港口中心。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海南岛北部的日渔海口市有一组文物古迹群,名为五公祠。民聚五公祠是未全为纪念唐宋时期被贬谪到海南的五位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的球市出口处有一个售卖纪念品和香烟的小店,店主魏(音)先生已经80多岁了。场门魏先生非常喜欢向游客讲述海南岛的西媒历史故事。 他说自己是记者居区18世纪移居海口的一个广东家庭的后代,他的看海父亲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占领该岛的日本士兵作战时牺牲。魏先生与海口的南昔几乎所有同龄人一样,早年是日渔渔民。直到1988年中国将这个南部岛屿划为一个省份后,民聚魏先生转行从事建筑业。中国赋予海南“经济特区”的地位,希望它能够从渔民聚居区转变为亚洲重要的港口中心。 “几十年前,在海口,我们只有两条有路灯的铺装街道。现在一抬头就能看到摩天大楼。”魏先生说。海口是海南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乘坐高铁只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被媒体称为“东方夏威夷”的三亚。三亚是拥有约1000万人口的海南省的旅游业明珠。以海口和三亚为支柱的海南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并将发展成亚洲最大的经济特区。 北京为该岛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是: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2025年前,海南将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对进口商品免征关税。海南省政府一位高级官员介绍说:“引入单独的关税区模式是政府将海南转变为超大型自由贸易港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打造一个离岸金融和免税购物中心,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宽松的签证手续吸引游客和企业。” 海南的发展经历经常被人与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转型相提并论。当时,深圳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从一个渔村变成了世界科技之都之一。海南岛上也有不少人将目光投向香港,以期效仿香港的商业模式。许多分析人士表示,海南可能会谋求成为该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并与新加坡相抗衡。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指出:“发展海南是一种战略考量,不仅仅是经济考量,因为中国需要一个通往全球市场的门户。” 根据当地政府数据,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个关键点,海南省2021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36家,同比增长92.6%。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融街论坛传递这些信号
- 黄光裕退货
- 国资委将通过专业化整合 弥补科创短板
- 智评理财吸金榜||10月城农商理财公司吸金榜出炉,上榜产品平均募集达6.36亿
- 翠华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4200万港元
- 国内油价迎年内“第八跌”中石油92号汽油降0.14元/升
- 将从八个方面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伙伴关系
- 租赁市场强监管 北京量身定制“紧箍咒”
- 云南新增确诊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
- 首只开盘即破发公募REITs诞生
- 银行理财产品波动加大 特定养老储蓄也是好选择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韩国企业被要求向已破产德国基金买家偿还约3.17亿美元损失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46城住户存款大数据:14城超万亿,京沪超4万亿,这些北方城市居民更爱存钱
- 华安饶晓鹏让基民花了2亿冤枉钱
- 郭树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风险完全可控
- 央行支持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证监会支持房企合理债券融资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创指跌0.28% 供销社板块跌幅居前
- 冬季游逐渐升温 四川文旅深度融合成旅游新热点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