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10月19日银行早报:五家银行披露三季度业绩快报,华夏银行定增缩水背后,破净潮给银行再融资带来挑战

今日关注:

1、月日银行公司动态

新一轮定增完成,早报增缩战但资金募集成果低于预期。家银绩快净潮有观点认为,行披夏银行定行再在银行股破净潮下,露季不低于净资产的度业带挑定增发行价可能会“吓跑”不少投资者,从而让银行再融资难度增加。报华

这也是水背年内首家定增落地的上市银行。从定增结果来看,后破此次华夏银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认购者只有2家原股东机构,较公司发出的月日银行82份《认购邀请函》对比悬殊,募集金额也从不超过200亿元降至80亿元。早报增缩战具体到发行价,家银绩快净潮15.16/股的行披夏银行定行再价格较其股价倒挂明显。

专家发文称,露季在估值持续处于低位背景下,银行有必要进行市值管理,从而改善股权融资能力

继今年5月董事长等高管发生变动后,9月底,其官网又发布了《面向社会公开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公告》,公开选聘分管业务副行长2名、行长助理1名以及首席信息官1名。

在高管变动的背后,西安银行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下降,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增速在A股上市行中垫底,仅为-13.45%。

2、行业速读

上市银行三季报业绩快报持续披露,高景气持续。

10月16、17日,、、3家银行三季度业绩快报陆续披露,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62%、30%-32%和31.82%。至此,共有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三季度业绩,净利润均获得20%以上同比增速。

同时,作为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方式,几家银行均于近期公布了其可转债相关情况,部分银行可转债转股率较为低迷。多家机构在研报中表示,银行业绩的高景气将为可转债转股再添助力,有望进一步稳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时多家机构对5家银行给出了“推荐”、“买入”的评级。

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布消息称,截至9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000亿元,较年初增长22.81%。多家商业银行也精准发力,聚焦于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同时,银行业积极探索绿色领域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加大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主题类理财产品等金融工具的开发运用,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

3、监管政策

10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MLF和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75%和2%,均维持前值不变。

考虑到当日有5000亿元MLF到期,本次为“等量平价”续做,一改8月、9月“缩量”势头。

对此,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丽云认为,这表明在内外因素综合考量下,当前人民银行既不会大幅收紧流动性,也难以在量的层面过度支持流动性。

4、国内宏观

今年以来,一批创新金融工具“横空出世”,在推动关键领域信贷投放、稳定经济大盘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中,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激励其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则为重大项目注入资本金,助力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成效显而易见——8月份和9月份的新增企业贷款数据走强。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落地密不可分。展望下一阶段,分析人士判断,在一系列创新工具的托举之下,宽信用有望进一步提速,基建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将对四季度信贷增长形成支撑,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多部门放出楼市政策“大礼包”后,近期多地跟进下调房贷利率,减少居民购房刚性支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九月末央行发布“阶段性差别化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后,已有超十个城市跟进落实,首套房商贷利率降至4%以下,包括武汉、天津、石家庄、昆明、贵阳、秦皇岛、宜昌、襄阳、济宁等地。

多家机构数据表明,当前楼市正处于筑底阶段,政策叠加带动、地方积极落实跟进,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已出现回升迹象。尤其是二手房,部分城市成交由负转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