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正邦科技、地产企业蓝光发展等扎堆进军光伏,业内:跟风还需冷静
外行扎堆进军光伏领域“跟风”容易路难行 技术快速迭代与景气度高企,地产等扎堆进吸引一批跨界者云集光伏赛道。企业 今年6月以来,蓝光这一声势愈显浩大。发展伏业风还乳制品企业皇氏集团、军光静生猪养殖企业正邦科技、内跟地产老将蓝光发展、需冷益智玩具企业沐邦高科纷纷进军光伏,生猪其中不乏百亿元大手笔投资。养殖经粗略统计,正邦“外行”跨界进军光伏的科技重心聚焦于分布式光伏及光伏电池环节,前者门槛相对较低,后者估值相对更高。 “过去30年来,光伏产业已经历了数轮周期,无数企业进来,无数企业倒闭,只有少数企业存活了下来。如今,行业进入了巨头竞争时代,没有核心技术、资金及管理优势,跟风还需冷静。”8月25日,一家老牌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该人士认为,光伏行业拥有广阔空间,但竞争激烈,况且已有龙头企业出现,“跟风”容易路难行。 各行皆可“追光” 近日,乳品公司皇氏集团又抛出光伏大手笔投资计划――与华能公司共同设立公司开发分布式光伏,投资100亿元建电池和组件项目。此举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也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这边,乳制品上市公司进军分布式光伏、光伏电池领域;那边,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也要涉足光伏产业。 今年6月,正邦科技公告称,与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签订《“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kW,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实际上,正邦科技更多是提供生态能源用地、养殖场等屋顶资源,与真正参与光伏产业链相距甚远。”一位光伏产业人士表示。 7月以来,跨界光伏行业的举动更是在A股市场频频出现。8月17日,沐邦高科宣布,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同时终止前期与安义县人民政府签署的8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20日,沐邦高科还与梧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拟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预计项目总投资52亿元,公司出资金额为44.75亿元。 8月中旬,中南文化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法人苏龙热电、江阴热电共同出资设立江阴国联新能源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司持股51%。新组建的公司主要负责江阴整县(市)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和运营。 “光伏行业是好,但跟风者要冷静” 在上述老牌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看来,光伏行业确实拥有广阔空间,也是开放的行业,“外部企业参与进来,这是它们股东和管理层的决策自由”。 据隆基能源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要达到1500GW至2000GW,且连续安装30年才能对全球能源转型形成有效支撑,进而为实现全球碳中和奠定基础。 该负责人表示,光伏产业竞争激烈,对制造环节的品质和成本、对企业的管理与底蕴要求极高。眼下,搞地产的、挖煤的纷纷跟风进军光伏,跟风者还是要冷静。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光伏龙头企业瞄准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外行”跨界光伏,往往选择的是相对门槛较低、估值更高、落地较快的光伏产业环节。 为什么这么多“外行”跨界投向分布式光伏与光伏电池环节呢? 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分布式光伏相对门槛较低,主要考量的是资源统筹、总包施工的能力,对资金成本和政府资源要求较高。 此外,光伏电池正处于新技术变革期,因此成为估值“最火”的光伏产业链环节之一,跨界光伏企业纷纷热衷站上“TOPCon”等风口。 沐邦高科在回复问询函时表示,其近期拟投资生产的高效电池片是N型TOPCon电池,相比当前市场主流PERC电池,产品具备高转换率、低衰减率等性能的优势。当前光伏行业正面临从P型PERC电池技术升级到N型电池技术的产品转型机遇期。 跨界三大挑战:技术、资金、管理 “跨界进入光伏产业,至少会面临技术、资金和管理三大挑战。”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 8月中旬,沐邦高科在披露拟48亿元在鄂城区投建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时表示,公司目前未从事光伏电池业务,亦无TOPCon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储备,尚无TOPCon电池人才团队,正在积极联络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可能存在人才引进不达预期的风险。在最新回复中,沐邦高科明确表示,自首次披露有关框架协议至今,公司除人才引进、项目筹备外,尚未对光伏电池项目进行实质研发投入。 在未对光伏电池项目进行实质研发投入背景下,沐邦高科就已签订相关协议,拟合计投资超90亿元建设总计2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资金更是一大难题。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沐邦高科货币资金余额仅0.69亿元、净资产仅9.36亿元,显著低于其所披露投资框架合同规模,项目投资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沐邦高科表示,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或银行借款筹集项目所需资金。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0.99%,资产负债率较低,具备向银行借款的基础。 “光伏项目投资巨大,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借钱进行投资风险非常大。”上述老牌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 8月12日,蓝光发展宣布与广东欧昊集团共同成立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谋求切入光伏赛道。此后,蓝光发展股价一度大幅上涨。 8月18日,蓝光发展发布异动公告表示,由于公司债务问题,目前尚没有资金实缴注册资金,相关资源及技术人员尚未配备,尚无合作项目,后续存在着不确定性。 此外,蓝光发展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6亿元左右。蓝光发展控股股东因股票质押融资违约及对外担保事宜,部分股票已被相关金融机构进行违约处置。截至2022年6月30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387.75亿元。 “即使有了技术与资金,光伏产业竞争激烈,对管理的要求很高,没有长久制造业经验及研发底蕴的企业,很难在光伏产业巨头竞争中发展壮大。”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认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
- 白云山再度延期“大南药”募投项目,昔日主力业务如今麻烦缠身
- 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国寿、人保、太平、泰康及国民养老入选
- 热威电热实控人家族IPO前分红3.3亿元 新产品量产当年产能利用率超200%
- 康基医疗11月21日斥资约591.67万港元回购80.1万股
-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王翔:目前集团库存“水位”在下降
- 张兰代汪小菲回应大S 问其是否该将此前案件撤回
- “避风港”也无法独善其身,新加坡明年或陷入“双面经济”
- 方证视点:“三低”择股 “四不”原则
- 慕尼黑再保险大中华区总裁常青:坚持推动中国再保行业国际化 助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紧盯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是一叶障目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
- 整形整丢肖像权?四川省消委点评医美领域霸王条款
- 2023年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十大券商亮出最新策略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
- 八达岭景区最新防控措施: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8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生变:哪吒、零跑蝉联冠亚军,“蔚小理”紧随其后
- 砍生产基地、研发管线,创新药企能否砍出未来?
- 小米三季度营收705亿元,净利润21亿元,业绩环比改善
- 东亚银行11月23日斥资174.96万港元回购20.74万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