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机关3年间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逾2.5万人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日通报,中国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分别是年间6000余人、9800余人、起诉侵犯9300余人,公民个人近三成被告人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信息 中国检察机关3年间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逾2.5万人,犯罪分析案件可知,逾万绝大多数为自然人犯罪,中国并且共同犯罪比例较高。检察机关 最高检指出,年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起诉侵犯有的公民个人是行业“内鬼”泄露、倒卖个人信息,信息有的犯罪是通过黑客技术入侵后窃取,有的是通过网络购买、出售,犯罪手段、方法趋于多样化。这意味着司法机关查处难度更大。 被侵害的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多样,包括电话号码、房产信息、车辆信息、信贷信息等。犯罪分子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多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 最高检研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包括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问题严重、APP(应用软件)非法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突出、网络聊天工具沦为个人信息交易渠道等。 据知,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持续高发势头,检察机关将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加强对上游信息采集、提供、倒卖等环节犯罪行为的全链条打击力度,重点聚焦金融、电信、房产、酒店、劳务中介等多发行业,依法从严打击行业“内鬼”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为促进源头防范此类犯罪易发多发,检察机关还将推动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常态化机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刘强东内部信放大招:高管降薪提升基层待遇,将设住房保障基金
- 银保监会: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班主任要升学宴红包”事件最新进展!当地教体局:网曝情况基本属实,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
- 年中政治局会议定调经济工作 “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有何深意?
- 易会满重磅发声, 中字头板块大涨!中金研报: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见王毅
- 中国企业为何扎堆赴瑞士上市?
- 美联储今年3月以来第四次加息,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持续推进关键制度创新,优化发行定价机制
- 特斯拉CEO马斯克:混动汽车只是个暂时的阶段,现在是时候离开了
- 美重金悬赏“俄干预大选”证据,最高赏金1000万美元
- 人民日报海外版锐财经:6月份多数商品零售增速回升 消费市场加快恢复
- 专家:国企估值偏低 亟需完善契合国企特点的估值方法
- 加快重点区域分公司建设 国泰君安成立雄安新区自贸区首家证券分支机构
- 央行研究局局长:将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环境信披时间表和路线图
- 侯勇获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 油价下调,加满一箱油少花7元
- 基金经理投资“秘籍”曝光 “独门股”表现亮眼
- 为调职,他行贿中石化集团副总,法院判了
- 2022年逾40家A股公司退市 明年会怎样?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