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重返内地土拍市场,多家港资房企逆市加码,透出什么信号
原标题:李嘉诚重返内地土拍市场,李嘉多家港资房企逆市加码,诚重场多出透出什么信号?返内 每经记者 陈荣浩 上周四(5月5日)举行的广州今年首批集中供地出让,因为李嘉诚旗下的地土和记黄埔参与竞拍而受到业界关注。 在本次广州土拍中,拍市和记黄埔参与了白云区空港大道中东侧AB2904003地块的家港竞价,但最终并未如愿获得该地块。资房而和记黄埔上次在内地市场公开拿地还要追溯到近十年前的企逆2012年12月4日,当时其以2320万元获得武汉蔡甸区一宗地块。市加 5月7日下午,码透和记黄埔相关人士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信号和记黄埔确实有在内地拿地的李嘉打算。 事实上,诚重场多出去年以来多家港资房企就开始布局或加码内地市场。返内如2021年9月,地土从未踏足内地市场的香港老牌房企希慎兴业以35亿元收购长实上海世纪盛荟广场;今年1月,嘉里建设以133.29亿元拿下上海黄浦区4宗地。此外,发展、香港置地、瑞安房地产等也分别在内地市场重金拿地。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5月6日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港资房企近年来加码内地市场,与其自身以及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有关,香港房企多数经历了多轮市场大起大落的考验,在历史上就曾有多次实施“反周期操作”,对于强周期的房地产行业有着非常深刻地感受和认知。 和记黄埔证实“有在内地拿地打算” 此次和记黄埔竞拍的AB2904003地块位于广州白云新城北部,邻近地铁和机场高速,位置优越,因此吸引了包括保利、中海、华润、华发、越秀、广州城投在内的众多央企国企参与竞拍。和记黄埔率先出价23.6亿元,但后续并没有继续加价。经过25轮报价后,最终中海地产以27.2亿元+住宅自持比例9%拿下了这块炙手可热的土地,楼面价达34500元/平方米,溢价率15%。 虽然在此次广州集中供地中和记黄埔并未成功拿地,但因其上次在内地市场公开拿地要追溯到近十年前,故而引发较大市场关注。2012年12月4日,和记黄埔曾以2320万元获得武汉蔡甸区一宗地块,楼面价1502元/平方米。 和记黄埔地产隶属于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商业帝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长和系就以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家公司为主体,将旗下的房地产业务拓展至内地。 和记黄埔与广州市场也颇有渊源。1994年,和记黄埔在广州拿下黄沙地块,可建面积24.18万平方米;2005年9月,和记黄埔在广东增城获取4宗住宅地块,合计占地面积达203万平方米。在过去的20多年里,李嘉诚在广州打造了一批知名项目,包括荔湾逸翠湾、增城逸翠庄园、番禺珊瑚湾畔等。 不过从2013年起,李嘉诚开始陆续抛售内地资产。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李嘉诚家族数次出售内地及香港物业,套现金额逾1170亿港元。 如2013年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2014年先后转让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长圆集团股权、北京盈科中心、重庆大都会、上海盛邦国际大厦;2016年出售世纪汇广场50%股权;2017年将旗下的国际玩具礼品城售予佳兆业;2019年10月将大连西岗项目转让予融创;2020年7月出售成都南城都汇商住项目部分股权。 对于在内地市场的投资,和记黄埔相关人士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和记黄埔确实有在内地拿地的打算。 多家港资房企纷纷加码内地市场 “香港房企进入内地市场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改革开放早期,当时不少香港房企进入内地市场,但这些房企并非都是主流房企,甚至有些企业的主业都不是房地产,其投资风格更偏向机会型。” 柏文喜表示,“随着内地以依托市场解决国民住房问题的房改活动的推进和相关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内地房地产市场迅速启动,香港各大房企相继进入内地市场发展,那些注重财务稳健和行业周期性风险的港资主流房企规模化进入内地市场后,之前一些机会型的中小港资企业迅速被边缘化甚至被彻底挤出市场。” 以新世界发展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布局广州。去年下半年以来内地房地产市场明显下行,但新世界发展却动作频频。去年9月,新世界发展以70亿元拿下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夏街村旧村全面改造项目;12月20日,又在大湾区拿下3宗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深圳市光明区光侨食品厂改造、深圳市龙岗区188工业区改造及广州市海珠区的“省二医城改项目”。 “我们对内地一直就非常看好,公司在大湾区的投资比例较大,涉及文化零售、旧改等项目。早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公司将中国区总部都搬到了广州,为的就是更好地加快项目在内地推进和转化。” 5月7日,新世界发展相关负责人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长三角、中部等区域也有布局,比如在武汉的第二座K11商场去年就已开业,目前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均有布局k11商场,一线城市及快速发展的城市一直是新世界重要的投资标的。 据财报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世界发展于中国内地持有约551.6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其中54%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而其持有的10个旧改项目,全部位于广州和深圳。 类似持续加码内地的还有嘉里建设。今年1月4日,嘉里建设发布公告称,成功购入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综合用地,总代价133.29亿元。而去年11月12日,黄浦区政府与嘉里建设曾共同发布公告,确认了金陵东路豫园地铁站上盖土地的遴选结果,嘉里建设全资附属公司卓妙有限公司成为金陵东路最终的保护性开发主体。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嘉里建设位于内地及香港共有12个发展物业,其中内地物业包括郑州、沈阳、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另有8个大型综合用途项目位于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沈阳。 再如瑞安房地产,在2021年12月21日武汉第三次集中供地中,与武汉城建集团联合体以170亿元拿下包括“武船A包”在内的武昌古城“武船”3宗地块,成为武汉新任总价“地王”;香港置地于去年12月分别以34.3亿元和22.3亿元竞得重庆2宗地和成都1宗地; 而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则在今年3月举行的业绩会上表示,“恒隆主要专注于高端住宅市场,并不担忧内地楼市未来发展,目前有不少内地房企财政较困难,这可能成为集团收购的最好时机。” 柏文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还能在内地市场的香港房企,多为一些具备多年投融经验的企业,这些企业注重行业周期风险和财务稳健的经营模式,也经历了多轮市场大起大落的考验,对于强周期的房地产行业有着非常深刻地感受和认知。他们的财务结构、业务结构以及思维方式,决定了其相对保守的业务发展模式,所以这些港资企业选择逆周期拿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黄金时间:金价冲高回落后继续反复震荡筑底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个别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
- 保险股逆势拉升!中国平安AH股逆势走高 Q2单季净利润同比增28.70%
- 营收数字不会骗人:“芯片联盟”关键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
- 股价一字跌停,正副董事长被监视居住对恩捷股份有哪些影响?
- “宁王”业绩大超预期,股价高开低走!226亿重磅出手,“中国神船”大动作,小市值央企重组潜力股出炉
- 江苏常州市二手房将全面取消限售
- 网红轻食,我yue了
- 任天堂:暂不打算硬件涨价,但盈利形势越发严峻
- 专家:三峡汛限水位是145米,长江委预估旱情后抬高了5米
- 终审维持有罪判决,纳吉布成马来西亚首位入狱前总理
- 天气预报不准,匈牙利国家气象局正副局长被解职
- 经济日报:数字经济呼唤竞争新规
- 石药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30.69亿元同比增长14.9%
- 川渝地区电力紧张 铁路部门多举措确保电煤运输畅通
- 日海自最高官员解释为何邀韩国参加阅舰式,日媒称自民党内部对邀韩有质疑声
-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为何做不好互联网医疗?
- 邮储银行上半年约四分之一贷款涉农 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 攒金豆的年轻人
- 机构:2022年上半年元宇宙游戏下载量已突破1.1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