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头部房企自愿退出项目”?所涉房企:并非退出,是可选四大纾困模式保交付
原标题:郑州“头部房企自愿退出项目”?郑州自愿所涉房企:并非退出,是头部退出退出可选四大纾困模式保交付 来源:华夏日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7月26日,一张《关于我市头部房企自愿退出项目情况的房企房企汇报》的截图在网络流传。截图显示,项目近期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郑州房管局”)召开会议,所涉式保汇报“头部房企自愿退出项目情况”,并非针对建业、可选困模鑫苑、大纾康桥、交付世茂、郑州自愿绿地、头部退出退出正商、房企房企融创等重点企业的项目项目,给予棚改统贷统还、所涉式保收并购、并非破产重组、保障房租赁四种模式的退出方式支持。 “确实有这么个会,”7月26日,所涉及房企有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保交付’是这个会的核心,这个会议的本意是,郑州市想要帮助在交付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的房企纾困,解决难题、保证交付。” 重点房企可选四大纾困模式 7月27日下午,据媒体报道,融创集团近日向郑州市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其在郑的6个项目以“ 棚改统贷统还”模式开发。据悉,“棚改统贷统还”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收,后期政府主导,即政府指定由一家融资平台统一向国开行申请棚改贷款额度,投入到各个项目后,再由这一平台统筹安排偿还资金。 该消息印证了此前一天流传的一份“关于我市(郑州市)头部房企自愿退出项目情况的汇报”的文件截图信息。 因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局官网未公布联系电话,《华夏时报》记者未能直接从该局确认这份“头部房企自愿退出项目”文件截图的真实性。不过,有所涉及房企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确认,“确实有这么个会。” 该人士表示,郑州市政府组织市房管局、各区政府召开“7家重点企业(即建业、鑫苑、康桥、世茂、绿地、正商、融创)在郑项目情况汇报”会议,主要汇报内容是结合市政府6月15日下发《郑州市房地产良性循环发展相关模式和建议》的文件通知,市房管局就7家重点企业项目的选择模式(棚改统贷统还、收并购、破产重组、保障房租赁)在会上向市政府、各区政府进行相关汇报。 《华夏时报》记者看到,6月1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给予企业项目贷款支持,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资金链运行压力等。 由于文件截图并不完整,因此有人猜测,文件是要求上述7家房企退出旗下在郑州开发的项目。对此,上述房企人士解释说,文件截图显示的“退出”并非要求几家重点房企退出旗下在郑州的项目,“这是一种误解”,而是对上述4种解决方式的统称。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四种纾困模式中,“棚改统贷统还”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收,后期政府主导;资产大于负债的,可选择“收并购”模式,由政府组织国央企、金融机构对接,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资不抵债的,可采用“破产重组”模式,由政府组织破产重组,以保证项目交付;销售不畅、建设资金困难的,可选择“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由政府组织专项建设贷款。 河南多地加紧“保交付”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流传的文件内容来看,说明郑州应对措施积极完备,也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解决“工具包”,这对于后续各大房企基于企业情况解决问题、保障购房者权益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文件提出了比较丰富的解决措施,“应该说针对不同的楼盘落实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更好化解矛盾,对于相关房企来说也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此外,此类问题对于全国其他城市等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严跃进表示。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郑州市就保交楼、纾困房企事宜近期动作不断。在此次提出4大纾困模式前一周,7月19日,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将联合郑州市地产集团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等。 而除了郑州市,近期包括平顶山市、洛阳市、驻马店等在内的多个河南城市也都接连召开问题楼盘化解处置相关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楼盘化解处置难题。 例如,平顶山市于7月15日召开相关会议,就项目复工、资金筹措、司法解封等事项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坚持做到“一楼一策一专班”,“坚决在9月底完成化解任务,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有媒体报道称,目前部分烂尾楼盘已有复工希望。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面对烂尾楼情况,河南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恢复市场信心,而第一个环节就是实现楼盘的交付,“保交楼,是化解当前问题的核心和重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媒:澳大利亚认识到中国消费者不可替代
- 20年最低水平!日元持续贬值,全因央行行长“特立独行”?
- 乘联会:初步统计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4万辆 同比下降17%
- 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7.8% 居六大城市第一
- 2022年服贸会,看看汽车行业带来了哪些绿色科技?
- 退休六年后,一国有大行基建办主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年内已有近40名银行高管被查,金融反腐风暴进行时…
- 多国电力供应告急!危机会否重演?
- 博时基金点评6月8日:两市震荡上行,煤炭板块大涨5.15%
- 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上海发文力挺生物医药产业
- 全国高考英语落下帷幕,北京考生:题不难,作文又见李华
-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57.67亿元 连续8日跑步进场
- 深交所终止文华财经创业板IPO审核
- 拆解上市财险中期业绩:信保有赔有赚,谁是“非车”增长之王?
- 工银瑞信胡志利: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做正向积累
- 新能源车主陷保费焦虑:投保限制多,新造车企业被“针对”,车企还想分一杯羹?
- 银河基金蒋敏:养老FOF追求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匹配养老资金投资需求
- 坐班、考核、裁员:马斯克最后通牒背后 推特能否闯过难关?
- 撑起佛山科创半壁江山!45家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超4亿元,持续吸引科研人才
- 美网络部队被曝曾在乌克兰攻击俄罗斯,外交部:危险且不负责任
- 浙江省:上海来浙返浙不再全域“7+7”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