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发展股份李茁:楼宇经济的价值导向是以成就客户为中心
9月2日,昌发成客2022服贸会•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正式开幕。展股茁楼中心本次大会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份李集群智库•中国楼宇经济研究中心和全联房地产商会特色小镇分会共同主办。宇经论坛主题聚焦“政企联动开启楼宇经济3.0”,济的价值论坛发布了《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蓝皮书》重要成果,昌发成客推介了“商务楼宇卓越运营服务钻石认证”体系和标识,展股茁楼中心成立了中国楼宇经济城区联盟,份李发布了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成果,宇经举办了楼宇经济试点项目签约仪式和北京市标杆楼宇实地考察,济的价值各界代表300余人纵论楼宇经济方法论,昌发成客共同开启了楼宇经济3.0的展股茁楼中心新篇章,全方位赋能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份李 北京昌发展总经理助理李茁作为嘉宾参与高峰对话:“主题楼宇(园区)塑造区域价值”,宇经对话由亿达未来产业研究院院长向锋主持,济的价值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昌发展股份是昌平区区属的专业化运营平台,在主题园区、楼宇经济发展上有没有一些实践和经验?同时公司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上有没有什么思考? 李茁:谢谢主持人,也感谢今天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回答之前我还是把昌发展做一个简要介绍。昌发展全称是北京昌发展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2015年成立,是北京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的投资运营平台,我们主要干三大业务。 第一个是资产管理。到7月31号,我们的运营的面积是110万平米,大概是20几个项目。比如新消费新文娱的天通科技园,也有硬科技载体的龙域中心,还有校城融合的示范基地的奇点中心等等。 第二大业务是科技金融业务,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我们管理着昌平区25亿的母基金,到今年我们刚开完半年会,我们的投资大概放大将近200个亿。我们跟42家子基金都有合作,投资项目有一千余个,总体估值达到8000亿。我们还有两支自己的直投基金,主要是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方面的投资。 第三大业务是我们产业服务的板块。我们有了人才、信息、文化、技术、空间、金融六大通用服务体系,我们还有“6+9+2”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我们还有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等等多元化的特色服务平台。昌发展主要聚焦的产业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也是在8月,昌平区重磅发布了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因为昌平区也是北京科创中心的一个重要承载区,所以昌发展主要任务,为昌平区打造高精尖产业集聚,建设一个创新平台。我们的愿景就是打造一站式的产业生态平台,我们的使命也是助力企业全周期成长。无论是中小微的孵化型企业,还是中大型的成长加速企业,还是龙头引领企业,我们都会量身定制,助力企业成长壮大,这是昌发展简单的介绍。 再说到主持人这两个问题。其实楼宇经济这个话题特别好,因为我们公司在昌平区有大量的楼宇载体,还有一部分产业园,对于楼宇的价值来讲我感觉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区域的或者说整个政府层面的政策。昌平区在今年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的跃升计划、生命医药的倍增计划,我们也在6月21号提出了1+1+N的高精尖企业育新计划。对于整个区域的定位或者是设计,昌平区现在主要是有两带或者是多点制造的工业用地,还有像我们跟所有的高校包括清华、北大等等联合开发的研发平台。区里政策的导向或者是战略方向其实是主导了楼宇的价值,对于产业的引领实际上进行了设定。 第二,我感觉对于价值来讲主要是我们要做一个好的楼宇产品。因为下午也听到了未来办公,又听到了碳中和、节能减排。我感觉这是产品努力的方向,因为产品是要体现功能,要为客户去使用,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载体,所以产品设计、建造我们一定按照将来使用需求去满足。 第三个最主要的价值是入驻的产业里面的企业。过去我们都是说以客户为中心,现在我们到了要以成就客户为中心。因为我们所有嘉宾提到的也都是围绕客户的需求去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对于客户来讲,我们一定要给他赋能,也就是说客户的这种市场、运营、转化、融资,都是我们要去想和要去做的事情,所以这样能够体现楼宇的整体价值。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的方向。昌发展这边也是计划在今年要提交一个创业板基础层的上市计划,我们可能明年到精选层后年在北交所上市,所以任务艰巨。 主要也是三方面,第一是税收。因为政府现在最关注的还是税收带动作用。上午听到朝阳区有百亿税收的楼宇,这真的是我们特别向往的一个目标。我们昌平区现在提出要求,是1万平米产出2000万的税,这块我们可能是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杆。 第二个大的部分,下一步我们的方向就是基金加基地的打造。基金这块,通过7年的验证发现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未来三年在自己的规划战略中,可能要打造一大批引领性的高精尖产业。 第三个,我们还是把昌平区在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领域做大做实,形成非常好的规模。也是希望各界领导、各位嘉宾能够对昌平区、能够对昌发展给予一定的指导,因为我们也意识到了,其实最好的招商就是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得最好最佳最大,这样也能够为区域整体的发展来贡献力量。 主持人:李总刚才谈到一点,昌发展其实肩负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发展区域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能级的职能。同时昌发展本身还是一个企业,企业还有企业发展的需求。刚才咱们说了很多关于如何利用政策构建服务体系,完善配套体系,形成服务能力。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都是要投入很多资金的。作为企业来说,我见了很多国企平台,他们也有一个很大的矛盾,政府让你做很多,但是做的很多短期之内没有办法形成收入,怎么在企业经营和政府需求掌握平衡点? 李茁:这个问题真的特别好,确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去想办法找到的平衡点。因为企业一方面确实得把自己的经营要做好,尤其是要上市,我们必须得有经营指标的实现,我们要把服务收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这边就会给我们下达各种任务。比如说去年回天城市会客厅的建设,政府就是一个会议纪要,说这边你来负责建设。企业2000多万的建设资金,可能后面再去跟政府来谈。所以这个平衡点说句实话不太好找,你是需要妥协的。但是我一直认为妥协其实是需要能力的。 我们如何去做到妥协?第一方面,我们是要跟所有企业来进行绑定。企业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在今年半年会议上提出了固本强基的号召。对于我们公司自己的降本增效提出一揽子计划,首先把公司本身要做大做强。 第二方面我们要为政府提供服务,政府这边公布了一个奖励计划,对于街道和企业能够为昌平区带入资源的都是有一定的奖励。政府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肯定不容置疑,但是更多我感觉还是能够把我们企业内部自己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如果能覆盖最好能覆盖,不能覆盖我们更多是进行拓展。谢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
- 近来德法矛盾不断,欧洲一体化“轴心”还转得动吗?
- 前三季度深圳银行业总资产12.03万亿元 同比增长9.04%
- “银十”落幕!道指创下46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两件大事将决定11月命运?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
- 美国与阿联酋签署新能源框架协议,以促进1000亿美元投资
- 午评:北向资金净流入27.3亿元,沪股通净流入14.66亿元
- 税务总局:税费优惠政策已覆盖全部个体工商户
-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温州
- 外媒:韩国贸易收支连续7个月逆差,持续时间为25年来最长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梦想+俱乐部”的“+” 是加号的“加”,也是大家的“家”
- 目标月销一万辆!“后来者”集度底气何来?
- 阿根廷足协粉丝代币ARG币大跌逾20%
- 9月同比萎缩3%!全球芯片销售自2020年初以来首次下滑
- 创业板新股N怡和首日收盘涨141.91%
- 郑商所2022—2023年度“商储无忧”试点项目启动
- 2022金融街论坛:百度智能云深入田间地头 AI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 博索纳罗败选后保持沉默,其支持者封锁多州公路、或影响巴西农产品出口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与丰田社长讨论汽车行业去碳化
- 买量都带不动增长?吉比特用清仓式分红掩盖成长困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