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消费转向自有品牌
原标题:希腊消费转向自有品牌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驻雅典记者 曲俊澎 受乌克兰危机和欧洲能源危机影响,转向自希腊通货膨胀率已连续数月保持高位。品牌希腊统计局发布的希腊消费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希腊通胀率达11.6%。转向自持续的品牌高通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整体消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希腊消费负面影响,还使希腊消费者的转向自消费习惯、购买偏好和未来预期等发生改变。品牌希腊消费者逐步回归债务危机期间的希腊消费消费习惯,更多地转向性价比更高的转向自自有品牌,“抛弃”了大型外来品牌等偏好。品牌 消费刹车 希腊消费者刚刚摆脱10年债务危机带来的希腊消费“黑暗财政状况”,又遭遇多重危机给经济和消费带来的转向自负面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品牌全球经济衰退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消费收入,乌克兰危机和能源危机又导致欧洲面临高通胀,希腊消费市场突然刹车,使其本就规模不大的国内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根据安永公司对希腊消费者的抽样调查,70%的消费者表示将削减在非必需品上的花费,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目前只购买必需品。几乎所有的消费者表示将在未来限制个人消费支出,减少生活成本,以缓解经济压力。 偏好转向 10年债务危机极大削弱了希腊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回归自有品牌产品成为危机时代消费转向的典型标志。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RI的数据,希腊自有品牌消费市场份额自2011年的16.5%持续上升至2014年的19%,随后逐步下降至2021年的14.8%,但在2022年上半年又重新拉升至16%,与2011年相近。除此之外,2022年上半年希腊超市整体销售额仅增长1.1%,但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却大幅增长8.6%。外来品牌和自有品牌的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在2022年上半年的增长率表现出巨大的增长差异,自有品牌快消类销售额同比增长9.8%,而外来品牌仅为0.8%。 安永的调查表明,希腊消费者与原有消费品牌的关系进一步削弱。47%的消费者表示当他们做出购买决定时,品牌已经不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改变了购买偏好,更多地选择自有品牌或当地产品,以削减开支;仅有1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他们信赖的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 发展契机 相较大型外来品牌,自有品牌产品性价比较高,尤其在高通胀时期,两者价格均大幅飙升,自有品牌价格优势依然明显。以6月份希腊超市基于60个主要产品的价格对比为例,自有品牌同类产品价格为133.32欧元,高于去年的123.68欧元,涨幅为7.79%;外来品牌价格为192.19欧元,而一年前价格为180.08欧元,涨幅为6.72%,自有品牌价格仍远低于外来品牌。不过,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希腊自有品牌的销售份额仍然较低。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份额为28%。 由于经济状况、购买力水平、贸易规模、自有品牌发展等多重因素,希腊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较强。随着通胀压力逐渐影响各行各业,希腊自有品牌迎来可持续发展有利时机,可借助此次机会提高自身品牌竞争力,适应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购买偏好,扩大其市场份额,更好促进自有品牌产业的有序扩张和良性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解读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业如何保驾护航?
- 持续新增中,13家资管机构自购已达11.5亿元,四季度布局正当时?
- 人民银行等量续做5000亿元MLF 继续调降LPR仍有空间
- 香港金管局再承接7.85亿港元沽盘 银行体系结余跌至1032.11亿港元
- 比亚迪逆势涨价!多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2000-6000元
- 美沙关系因“欧佩克+”石油减产决定起风波,巴基斯坦表态声援沙特
- 中国旺旺10月19日斥资846.2万港元回购164.7万股
- 上海:目标到2025年新增城市物流车100%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
- 台积电高雄28纳米厂动土开建,计划于2024年量产
- 瑞萨完成收购4D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公司Steradian
- 欧盟将提议动用400亿欧元缓解能源价格影响,支持中小企业和弱势家庭
- 干旱持续冲击北美大平原 美国冬小麦种植面临困境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全市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 发挥险资长期稳定优势 头部险企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 腾讯超越茅台 再登中国上市公司市值首位
- 润歌互动上市首日股价翻番 下半年以来多只港股新股表现亮眼
- 外交部:第六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成功举办
- 欧央行高官再放鹰:年内两次会议应分别加息75基点,明年或将开始缩表
- 唐唯实称考虑采取轻资产模式,合资公司或生变?网友喊话:做出点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
- 高精度地图成智能汽车必争之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