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不愿贷” 差异化金融监管为企业纾困
原标题:破解“不愿贷”,不愿贷差异化金融监管为企业纾困丨陶然论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破解部分行业企业出现暂时困难,差异而一些金融机构在纾困企业的化金过程中总是“慢半拍”,或采取观望态度,融监更有甚者对行业龙头企业“抽贷”“断贷”,企业给正常的纾困经济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企业的不愿贷融资需求不容忽视,金融机构的破解内部风控标准也难以打破,如何破解二者的差异矛盾?如何提升金融机构为企业纾困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差异化金融监管是一条有效路径。 笔者注意到,化金今年以来,融监监管部门出台的企业多份监管文件均涉及差异化监管的内容,如银保监会1月份发布的纾困《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2月印发的不愿贷《融资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都有差异化监管的相关规定。 当前,进一步加快推动差异化监管,对于纾困企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差异化监管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目前,我国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大型机构不断推动业务下沉,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大型机构日益发展壮大,而中小机构则面临不少困境。推动差异化监管,有助于处理好大型机构与中小机构的关系,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细化分工、有序竞争的良性金融环境。构建良性竞争的金融环境,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同时,差异化监管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金融机构“不愿贷”问题。在疫情面前,金融机构被赋予更多使命任务,但传统的风控标准和监管要求难以适应特殊时期部分行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关部门须抓紧制定相关制度,细化监管办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银保监会近日推出六项举措帮助货运物流业纾困解难,其中有不少是结合银行业、保险业实际提出的一些创新性的差异化政策措施,兼顾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防范纾困资金违法使用的潜在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差异化监管并不是要放弃监管尺度的一致性,而是要以此为前提,无论对中资还是外资机构、国有还是民营机构,均一视同仁,适用一致的监管标准,保持监管规则的透明度,维护监管尺度的一致性。 差异化监管是构建高效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对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段时期以来,监管部门在探索差异化金融监管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最为典型的例子——普惠金融业务在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是在差异化监管的推动下实现的。在各方推动下,银保监会从外部监管指标上,包括机构考核指标、资本、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差异化监管,有效激励了金融机构扩大普惠金融业务范围。 有了此前成功的经验和探索,当前差异化监管完全有能力再进一步,有效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效能,在助企纾困中发挥更大作用。 陆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夸父一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 网红乳企的线上突围
- 创纪录天价!英媒:一桶稀有苏格兰威士忌拍出1600万英镑
- 湖南银保监局向恒:近十年湖南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8倍 大病保险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居民
-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银行理财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 “北溪1号”维护第二天 欧洲国家已经开始慌了
- 德国要向日本学习“对付中国”?
- 谁买了3年4倍的基金?颠覆想象,原来个人竟比机构还会赚钱?
- Meta开发出懂谈判的人工智能,可“忽悠”人类玩家
- 十大院士支招广东预制菜,广东一马当先抢滩万亿蓝海:“菜十条”、产业基金、筹办产业发展大会…
- 一张京郊住宿消费券背后的经济账
- 拿下大热磷矿股价不涨反跌,新洋丰溢价600%的关联交易遭质疑
- 李彦宏:坚持组织能力建设,练好内功
-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
- A股明日风口:重磅政策连发!发改委聚焦七大建设领域
- 内存芯片过剩担忧7月升温 三星SK或引领新一轮降价
- 财政政策工具如何“谋增量”?
- 存款变理财?度小满回应
- 破碎的斯里兰卡
- 拿下大热磷矿股价不涨反跌,新洋丰溢价600%的关联交易遭质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