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涨价”为何又惹争议?
近日,涨价知网又上热搜了,知网争议这次是为何因为“涨价”。事情的又惹起因是一则“中科院不堪近千万续订费选择停用知网”的消息。虽然后续双方的涨价回应各执一词,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知网争议此前一些高校因知网涨价过高而停止使用的为何相关报道随即被翻出。这让外界对相关网站是又惹否收取过高费用、涉嫌店大欺客的涨价行为产生质疑。 近几年,知网争议知网屡屡上热搜。为何从那句“知网是又惹个什么东西”引发的毕业论文“查重热”,到让无数大学生吐槽的涨价上涨查重费用,从赵德馨教授维权再到此次的知网争议“涨价”风波,知网争议非议不断,为何让人不经疑惑,这个网站,到底怎么了? 想当年,“知网”成立的初衷就是奔着“建设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目标而去,而它今天也确实成长为国内学术界的基础设施。在客观上,知网为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提供极大便利。早年间,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共享学术资源。然而,近年不绝于耳的种种非议,也值得反思。 众所周知,这类网站本身只是各大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的“集大成者”。它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但是,当搬运工垄断了传播渠道,也意味着占据了讨价还价的优势地位。不少高校机构对于不合理的涨价并非没有反对过,既有谈判争取,也有停订抗争,但迫于种种现实压力,最后不得不与之重新合作。而最近赵德馨教授的维权成功,虽然给了“常胜将军”当头一棒,但这一个案显然没有引起当事企业过多的反思。败诉方很快就下架了赵教授所有的论文。这份黑色幽默,耐人寻味。 其实,知识的传播渠道被垄断,这相比于争议,更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应该是什么样,其商业利益是否可以高于公共利益?如何革新机制,合理平衡各方利益?毕竟,屡屡赢得议价权却引来非议,这并不是大家想要的样子。 (广州日报 陈文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光大:美元探涨施压金价 关注PMI数据及FOMC会议纪要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全球创新地理格局正在向东方转移
- 百亿私募自购忙不停:抄底的机会要来了?
- 德媒: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仍愿为俄乌和谈进行调解
- 以岭药业40亿的生意被假冒“连花清温”们盯上了
- 南通通州发布职工购房补贴政策:最高补贴房款总额的2%
- 最新!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7+108个,涉及12个省份
- 张勇卸任天猫、淘宝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戴珊接任
- 在鄱阳湖边等水来
- 媒体预计京东方今年为苹果iPhone供应3000万块OLED面板
- 复盘长城汽车“妖股”之路:谁的盛宴,谁的眼泪?
- 王一鸣:要采取更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措施 争取让二季度经济增速重返5%以上
- 全国首部规范居民自建房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出台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6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230例
- 乌空军23日战报与21日“大捷”高度重合 未公开细节
- 知乎二次上市,曾经看好知乎的投资人选择撤退
- 比亚迪回应称:近期关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
- 电子产品不配充电器,真的是好事儿吗?
- 北京西城、通州发现阳性感染者,均与顺义病例有关联
- 央行、银保监会: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