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柏利涨价15%,今年前5个月已有十余奢侈品品牌涨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于梦儿)尽管奢侈品品牌涨价已趋于常态化,博柏但近期以来调价行为似乎更加频繁。利涨继卡地亚、价今路易威登等一系列品牌后,年前英国奢侈品品牌博柏利(Burberry)也于近日对外宣布,个月受到生产材料和运输成本的已有余奢影响,未来整体产品售价将上涨15%,侈品其首席执行官Jonathan Akeroyd表示,品牌品牌会继续瞄准高端市场,博柏此举有助于巩固品牌地位。利涨 除了原料和运输成本上涨,价今博柏利选择调价的年前另一目的还在于提升品牌形象。在2020财年营业利润“腰斩”式下滑至1.89亿英镑后,个月为博转机,已有余奢“在高端市场巩固品牌地位”成为了博柏利集团发展的侈品首要目标,减少折扣渠道、提高曝光度成为近年博柏利品牌转型的重点。同时,该品牌现任创意总监Riccardo Tisci对博柏利成衣设计风格进行了较大转变,并试图通过加码手袋类产品来让整体风格更年轻,为品牌寻找新增长点。经过一系列转变,博柏利2022财年收入增长23%至28.26亿英镑,门店销售额增长4%。 另一奢侈品品牌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也于近期对部分商品进行调价,品牌首席执行官Francesca Bellettini曾公开表示,涨价行为应当在平衡中实现。他指出,圣罗兰在对部分皮革手袋进行涨价之外,依然会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可接受的入门级产品。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奥(Dior)、爱马仕(Hermes)、劳力士(Rolex)等奢侈品品牌都先后进行了价格上调。香奈儿(Chanel)、思琳(Celine)更是半年里涨价两次。此外,积家(Jaeger-LeCoultre)尚美(CHAUMET)Tasaki及Mikimoto等珠宝腕表品牌也将在近期涨价。 价格是奢侈品品牌维护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少品牌长期通过定期调价来维持成本和形象。2020年疫情暴发后,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和通胀问题,让奢侈品行业涨价更为频繁。面对奢侈品品牌频繁提价,消费者赶在涨价前抢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甚至有网友戏称“买奢侈品比买基金香”,“买包等于理财”。 根据要客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高净值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近三年来,顶级头部品牌包袋平均涨价幅度已经超过32%,但是每次涨价都能收获一波哄抢,品牌通过涨价带来的利润已实现了平均超过150%的增长。对此,奢侈品专家、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奢侈品保值增值其实就是一个营销噱头而已,事实上只有少数品牌的少数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值或者增值属性,但这部分产品中的大部分在市场上处于有限流通和无法流通的状态。绝大部分奢侈品作为消费品和消耗品,即使没有使用,也会大幅折价。然而,因品牌宣传和消费者关注的仍是那些极少数可保值和增值的奢侈品,所以给市场造成了奢侈品保值和增值的“假象”。周婷认为,奢侈品品牌高频高额涨价,其实是在挑战消费者心理极限,当前奢侈品品牌的价格弹性已接近极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 去年侦破侵犯知识产权案2.1万起
- 十部门:申报出口退税可将出口信保赔款视为收汇
- 央行出手稳汇率!下调外汇存准率1个百分点 汇率管理工具仍然充足
- 工信部:1-10月信息通信行业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
- 万华化学:一季度净利润53.74亿元 同比下降18.84%
- 参加个人养老金后,个人到底有哪些好处?人社部回应
- 金鹰基金市场快评:十四年磨一剑 3000点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 旗下保险公司拒不赔付屡遭投诉,复星系“保险+投资”模式恐将落幕
- 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强烈释放稳定人民币汇率决心
- 降准资金到点“投喂”,资金利率触及16个月低点
- 大众中国:上海工厂已经开始逐渐恢复生产,长春工厂将继续提高产量
- 韩国第三季家庭负债总额再创新高,连续38个季度保持增势
- 连续亏损四年、频频违规!ST荣华站在退市边缘
- 动视暴雪第一季度营收17.68亿美元 同比下滑22%
- 秦刚大使访问美国农业州,与当地农场主做了一次双语“带货直播”
- 北京丰台:有施工现场近日陆续出现阳性病例,相关单位被行政处罚
- 凯丰投资:市场遭遇无差别普跌 情绪指标继续探底
- 人社部: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能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 沪指失守3000点!泽连斯基会见美国国务卿及防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