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华强森:净零转型需年均增加3.5万亿美元低碳资产
原标题:专访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专访增加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华强森:净零转型需年均增加3.5万亿美元低碳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 崔净萌 北京报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麦肯麦肯美元威胁,《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锡全锡全型需目标。但在实现净零转型的球资球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深董事合森净来自麦肯锡的伙人华强报告《净零转型·成本与收益分析》开展了“寻求净零公式的最优解”研究表明,实现净零转型需要全球范围内的究院协同配合,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联席零转 (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院长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华强森) 近日,年均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低碳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华强森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专访增加资产从现在开始到全球实现净零目标,麦肯麦肯美元需要在不同阶段做出相应努力。锡全锡全型需在2021年至2050年的球资球研净零转型期间,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实物资产资本支出将达到约27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约9.2万亿美元,较目前的年均支出增加多达3.5万亿美元,并且增加的全部为低碳资产。 2050年前净零转型需投入275万亿美元 《21世纪》:如何理解净零转型概念? 华强森:根据《巴黎协定》的目标,净零转型是指在2050年前将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以内,这是一个关键的数字,也是一个临界点,超过1.5℃,全球的各种气候风险就比较高。 麦肯锡的《净零转型·成本与收益分析》研究报告采用由多国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组成的绿色金融网络(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以下简称“NGFS”)的排放情景。麦肯锡利用NGFS的情景和数据进行计算,研究通过相对有序的步骤来实现1.5℃目标,需要辅以怎样的经济转型。 最重要的脱碳行动将发生在直接产生全球大部分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也就是说,实现净零转型要从众多行业出发。比如,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物处理等七个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是直接排放源,净零转型也将从这些领域入手。 《21世纪》:报告显示,在净零转型期间,能源和土地使用系统的实物资产资本支出,较目前年均支出增加3.5万亿美元,这部分增长的支出主要在于哪些方面? 华强森:据NGFS估算,在2021年到2050年间,净零转型需要在实物资产上累计投入约275万亿美元的资本投入,年均9.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相关资金投入需要从目前年均5.7万亿美元(包括3.7万亿美元高碳资产和2万亿美元低碳资产)增加到9.2万亿美元,其中增加的3.5万亿美元都是低碳资产。 除此之外,3.7万亿美元高碳资产中的2.7万亿美元应转成低碳资产。考虑到收入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预期支出增长以及目前制定的转型政策,实际需要的支出增长可能没有那么多,但仍会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投资支出具有前置性特征,虽然这些支出数量巨大,但许多投资都有积极的回报前景,所以不应单纯将其视作成本。可以肯定的是,新兴的技术将会增加旧技术转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比预期更快地降低净零技术的成本,因此2050年的资本投入成本将会比现在低得多。 《21世纪》:在净零转型期间,新增的3.5万亿支出具体会流入哪些行业? 华强森:从这3.5万亿的支出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投入的流动。 首先,在钢铁和水泥行业,其生产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资本费用和折旧)会分别较目前的水平上涨30%和45%。 其次是电力行业。为了脱碳,全球电力行业需要逐步放弃化石燃料发电,增加低排放发电容量。在我们的情景模型中,全球平均电力交付成本会先上涨一段时间,从0.9万亿美元到1.5万亿美元,提高70%,达到峰值后再回落。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这是一项很高的成本,因此平衡支出和成本是最核心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建筑行业成本也将提高到1.5万亿美元,上涨的部分主要在于水泥和钢铁的价格,这可能需要开放商来承担责任。 根据自身禀赋制定净零转型规划 《21世纪》: 在净零转型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国家如何基于自身的自然禀赋、能源和经济结构及GDP水平差异等制定转型规划? 华强森:一些低收入和以化石燃料行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低收入消费者,或将在转型中受到不均衡的影响,他们为脱碳行动进行的实物资产投资可能更大。 净零转型需要大量投资,以提高现有资产环境韧性,实现现有资产低碳化。根据多家研究机构分析,中国未来4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可能在百万亿元级别,发展机会覆盖多个行业,包括能源清洁化、工业低碳化、交通电动化及建筑绿色化。 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更安全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来源。中国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但是现在煤炭使用的成本越来越高,应提高现有煤炭资产的利用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利用碳捕集与封存(CCS)、碳捕集、封存及再利用技术(CCUS)等技术减少钢铁厂、煤炭厂等生产端的碳排总量是更关键的问题。 《21世纪》:在转型中,不同企业或主体将面临哪些普遍性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华强森:中国已经开始着力推动洁净煤技术、光伏一体化以及农业中的分布式等在内的低碳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解决问题。每个企业有自身的责任和机会,特别是一些大型央企、国企,他们有非常强的工程专业性,可以根据这一优势为自身低碳发展降低成本。 对于生产端来说,企业净零转型需要投入一定成本,如果同时又要保持资产平衡是有挑战的。这可能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协调解决,以减少企业成本或资产因此受到的影响。比如净零转型过程中,还将会面临就业岗位流失和转换的问题。未来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软件为核心的行业,这需要就业者将不同的技术和能力进行结合。当地政府可以帮助劳动者解决技术来源,在转型期间为失业的劳动者提供培训。 对于居民来说,首先,我们要用激励的方式来推动减少居民碳排放。其次,政府可以开展鼓励居民进行减碳的宣传教育。第三,居民住宅楼需要合理使用灯光照明,科学用电,节约用电,避免浪费电的现象出现。当然,住宅楼在开发的阶段可以和工业转型进行合作,将建筑里的钢铁、水泥进行绿色转化。另外,交易双方在买卖土地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碳排放目标,将买卖交易之后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 《21世纪》:消费者将会有哪些消费习惯的变化? 华强森:首先,消费者的支出习惯可能会受到脱碳措施的影响,例如更换使用化石燃料的商品等。其次,电价上涨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在极端情况下,所有的新增电力交付成本都将被转嫁给终端消费者。此外,消费者或也将承担与出行变化和建筑改造有关的前期资本支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宁愿烧掉也不给欧洲?俄罗斯每天烧价值一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梅德韦杰夫:价格还会涨
- 控股子公司康铭盛被立案调查 *ST长方:公司目前正常运营
- 德国2022年实际工资连续第三年下降
- 中联重科为路畅科技注入资产助其翻身 扣非锐降八成仍力推中联高机借壳
- 中美防长举行会谈,国防部发言人:发展两军关系基本前提是美方须信守承诺
- Raymond James:爱立信前景不佳 下调评级至“与大盘持平”
- 美国经济数据真会造假?——美国科技公司大裁员体现在哪?
- 宏光半导体公布徐志宏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副主席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暨第四届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11月27日举行
- “开学季”来临运动装备优惠多
- 中国移动旗下投资平台A股再出手 拟近20亿元受让凤凰传媒10%股权
- 银行违规存款自查进行时 如何避免业务“踩线”?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 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突然大裁员,波及超6600人!又一巨头扛不住了?
- 网传三类公司可申请平价茅台酒 茅台回应:为不实消息
- 8轮融资后,镁信健康上市之路依然坎坷:与北京天笑的纠纷剪不断理还乱 保险生意遇瓶颈
- 财经早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八跌”
- 迎驾贡酒新设子公司 经营范围含医用包装材料制造
- 消费贷价格战背后 银行今年发力“重头戏”
- 凯雷计划向新任首席执行官Schwartz提供价值1.8亿美元股权激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