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受损的两部黑匣子的制造商霍尼韦尔,是一家靠“买买买”起家的商业巨头
严重受损的买买买两部黑匣子的制造商,是严重一家靠“买买买”起家的商业巨头 来源: 时代周报 刘沐轩 4月20日,受损商霍商业中国民航局发布了。部黑报告中称,制造机上两部记录器由于撞击严重受损,尼韦数据修复及分析工作仍在进行中。靠起 自事故发生以来,家的巨记录器(俗称“黑匣子”)备受关注。买买买 每次搜寻的严重过程中,“为什么黑匣子那么难找”的受损商霍商业提问总是把黑匣子的制造商霍尼韦尔公司推向人们的视野。霍尼韦尔公司曾在3月24日发表声明称,部黑如有要求将随时准备支持黑匣子调查工作。制造 上一次霍尼韦尔公司如此引人关注,尼韦是靠起在2020年疫情初期。 当时,市场对(K)N95口罩的需求量大增。霍尼韦尔和3M的(K)N95口罩曾成为抢手货,但相比于3M,霍尼韦尔的口罩价格更便宜,且严惩经销商私自涨价的行为。 无论是(K)N95口罩还是黑匣子,都是真正的霍尼韦尔,但又不是霍尼韦尔的完全体。 作为一家不折不扣的“跨界狂魔”,霍尼韦尔的业务范围从登月火箭的零件、量子计算机,再到飞机驾驶舱控制系统和(K)N95口罩,从生产控制单个指标的产品,到控制行业上下游,再到控制多个行业。 截至2022年2月,即使疫情对该公司最大的航空航天零件业务造成打击,导致其收入同比下降11.1%,但霍尼韦尔仍以326亿美元的全年营收位列财富500强公司的第94位。 一路走来,这家全球100强的超级巨头企业的扩张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买买买”。 找不到黑匣子时挨骂 霍尼韦尔已经是庞大的跨界巨头,但平时行事十分低调。作为全球最大的黑匣子制造商,每次空难发生后,霍尼韦尔总是会被埋怨——人们在怪罪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时,也会埋怨霍尼韦尔生产的黑匣子技术不够高级,既难找、又难以解读。 事实上,飞机制造商也很难摆脱这个行业“控制狂”。每一架波音飞机里就有30%的零件来自霍尼韦尔,就连保障绝大多数飞机安全飞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也是由霍尼韦尔开发的。 空客公司从2019年起试图开发一个新的系统,将数据记录存储在飞机外壳的面板内。该面板将在飞机意外着陆时分离,并激活无线电信标。 这既可以保留信息,又可以告诉搜救人员和飞机坠毁的确切位置,但该系统迄今尚未取得大的进展。 自从第一台黑匣子在1953年德哈维兰公司的人类首架喷气式客机上使用,霍尼韦尔就声称在不断改进其技术,从磁带录音升级到如今的固态存储。 但作为空难真相的关键证据,黑匣子在过去的70年,只有四次的明确迭代。 一位参与飞机设计制造的工程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商业架构中,不会有新的企业投入研发全新的黑匣子,因为新兴企业很难进入飞机商们的采购名单。 换句话说,即便研发出技术更好的黑匣子,也不一定有人买单。 而作为传统的黑匣子制造商,每年继续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的也不强。“毕竟在历史上看,空难仍是小概率事件。”该工程师表示。 言下之意,即黑匣子制造商的产品现在有稳定的销路,即便每年继续投入数十亿,产品的销路也不会变大;不投入,也不会变小。 高光时刻 霍尼韦尔的市场地位,是靠着过去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高光时刻赢得的。 二战时期,霍尼韦尔开发了坦克潜望镜、摄像机稳定器和飞机用的C-1自动驾驶系统。而C-1系统的发明彻底促成了飞机精准轰炸战术的形成,并最终用于1945 年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两架B-29轰炸机。 这些项目的成功促使明尼霍尼韦尔于1942在芝加哥开设了一个航空部门,正式迈入航空器相关系统和零件的开发。第二年,霍尼韦尔收购了Intervox公司的声呐、超声波和遥测技术,并用在美国第一艘核潜艇上。 在冷战时期,随着美苏军备竞赛的升级,霍尼韦尔的订单也从飞机零件升级到火箭零件。 1969年,当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时,载着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中,就有14个电子设备和16000个零件来自霍尼韦尔。 经历了这些高光时刻后,霍尼韦尔终于得到飞机制造行业的长期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霍尼韦尔还给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了飞行控制、自动驾驶和机轮刹车等系统。霍尼韦尔此前在2021年9月与中国东方航空签订合作备忘录,升级针对C919机型上装配的霍尼韦尔HGT750型辅助动力装置(APU)的维护维修能力。 “买买买” 1885年,年轻的美国工程师霍尼韦尔买下了瑞士发明家巴茨的供暖煤炉壁炉温度控制器公司,通过并购,霍尼韦尔公司由此诞生。 也许是从这一开始,霍尼韦尔公司就被注入了并购的基因。自1927年上市后,手握350万美元资产的霍尼韦尔公司从壁炉温度控制器开始,触角蔓延至整个美国供暖行业。不但整合了多家美国热水器和管道供应商,还凭借着在温度控制系统上的精细技术,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钟表和仪表控制器生产商,开始进军工业生产的控制系统,还在英国、加拿大和荷兰开设了业务。 1999年,“控制狂”霍尼韦尔被另外一个巨头联合信号公司收购了,但合并公司名却保留为“霍尼韦尔”。不只是名字,通过收购扩张的基因也被保留,且霍尼韦尔的版图借此扩张到航空、汽车零件和化工领域。 进入21世纪后,“控制狂”霍尼韦尔的疯狂扩张才第一次遭到了反垄断监管的阻拦。 时任通用电气CEO、管理学大师威尔奇向估值超过210亿美元的霍尼韦尔提出了收购要约。如果两家公司成功合并,将成为一个跨越航空航天、汽车、石化、金融服务等多行业的超级巨头。 当时,美国司法部批准了合并,但被欧盟委员会阻止。 对于欧洲本土飞机制造巨头空客而言,这两个公司一旦合并,空客的飞机制造从发动机到驾驶系统都将只能从这一家公司购买。 欧盟成功阻止了通用电气收购霍尼韦尔成为超级巨头,但没能阻止霍尼韦尔收购其他公司,让自己成为巨头。 自2002年至2015年,“控制狂”霍尼韦尔成功进行了80多次并购和60多次业务剥离。其中包括收购英国建材供应商Novar涉足建筑业,收购陶氏化学石油化工部门的50%股份成立霍尼韦尔环球石油产品公司巩固其化工行业的地位,收购英法美等国的多家水、燃气、电表控制公司来发展老本行的控制系统。 近年来,经营状况长期良好的霍尼韦尔也开始将触角伸向高新技术领域。 2020年3月,霍尼韦尔宣布开发量子计算机,还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国家工程中心合作,制造用于供应链升级的分拣机器人。在这条路上,霍尼韦尔还发展出了配送和仓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疫情期间收获亚马逊的大笔订单。 如今,霍尼韦尔已经能在航空航天、建筑、化工、高性能材料、工业生产和供应链上具备强大的控制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雅诗兰黛近200亿收购TF背后:汤姆·福特挽救古驰、创立TF、拍电影,他的人生比口红色号多彩
- 遭中科院停用后,知网发布情况说明: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
- 新市民金融再获支持:提升服务均等性和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 沙特:主要产油国减产计划将持续至2023年年底
- 华中科大同济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罚5900万,骨科相关负责人被带走
- 内幕交易康美药业当日买入次日卖出 广药集团工会主席及其儿子各被罚50万元
- 永辉超市等被罚
- 投行预计部分iPhone 14 Pro需求将转向明年Q1 已上调产量预期
- 深交所:终止长城动漫股票上市,4月27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 数字化产业“五大魔咒”,怎么破?
- 吴尊友: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上海:超2200亿元减税降费“送活水”“增信心”
- 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复工后首台车下线,周二开始单班生产
- 台积电21日开建熊本工厂,力争2024年底出货
- 8000名员工到岗,特斯拉上海工厂今起正式复工!
- 入主华灿光电后参股荣耀,京东方要放长线钓大鱼?
- 如何破解适龄人群不婚不育难题?人大代表这样说
- 最新!超七成股报喜,最高暴增420倍,一季报业绩暴增股出炉!
- 2021年约旦政经等综合指数上调至稳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