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涨价肥了“黄牛”!一单能赚上万元
特斯拉8天之内3次涨价 旗下10余款车型价格上调 ...... 今年以来 汽车企业纷纷上调新能源车售价 叠加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下滑 以及车企优惠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 让消费者感受到了 新能源车价格上涨的黄牛滋味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一位重庆网友发布了一则新车订单交易信息⤵ “特斯拉Model Y的源车元未涨价订单转让,意味着你可以用27.6万元的肥单价格购买到该款车型,比官网优惠4.09万元,上万现在买到就是黄牛真的赚到。” 短短几十字的源车元产品信息 就有多位想购车的消费者留言咨询 这仅是新车私下交易的冰山一角 记者搜索发现 “随时匹配车辆”“无须多等待” “最快一周提车”等 涉及新车信息 在二手交易平台和其他论坛随处可见 ▲二手平台上,卖家销售未涨价新车订单信息随处可见 作为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厂家,肥单高级副总裁张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万随着今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得到缓解,黄牛明年初原材料紧缺状况将有可能发生变化。源车元但构成新能源车产品价格的肥单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车整体价格出现下调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上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黄牛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波及范围较广,源车元所以在短时期内,肥单新能源车价格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车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新能源车产品价格越是充满不确定性,新车订单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车市场恢复正常前,“未涨价”状态下的新车订单格外受到市场追捧。 北京一位倒卖车辆订单的“黄牛”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你不买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市场根本就不愁卖,价格没有可谈余地。” 消费者低价购车难“黄牛”每单可赚上万元“转单费” 购买这种未涨价订单 到底划不划算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算了一笔账 ➤ 以2022款Model 3车型未涨价订单为例 目前“未涨价新车订单”的转单费普遍以万元起步。 记者在与网友“啊烤炉”交谈中获悉,其转让的该车型未涨价订单价格为23.59万元,在保证可以落户的情况下,至少要花费3万元的费用购买这个订单,且不包括订金费用,他才同意转让。 目前Model 3车型市场售价为29.1万元,若消费者选择这一方式购车,在减去给卖家的3万元转单费用后,只少花了2.51万元。 实际上,转单费用往往是由车型热销程度和市场定价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市场售价越高的车型,因为受众较少,所以转单费用也越便宜。 ➤ 比如,前述重庆网友售卖的Model Y未涨价订单,由于产品售价较高,市场售价优惠近4万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万元的转单费即可成交。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车价格上调,主要是受整体市场供应链环境影响进行的调整。上涨的费用并非进了车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担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支出。与此不同的是,市场上未涨价订单的定价并无规律可循,完全是由销售者自身心理价位所决定的。 “销售订单的交易者本着只要比现在市场价格低,手中订单就有吸引力的原则进行销售,即便只低1万元,对于想要购车的消费者仍然是不小的优惠,所以他们会将大部分差价空间作为‘好处费’。” “黄牛”活跃 制定规则才是根治乱象关键 其实,在汽车销售领域,“黄牛”现象由来已久。前不久,《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调查坦克300时发现,北京部分长城汽车4S店对于消费者私下交易订单的行为表示默许。而正是来自车企和汽车经销商的默许,才给了汽车“黄牛”市场生存空间。 (报道详情:找“黄牛”加价提车?小心!你的车可能会被别人操控......) 据记者了解,为了抑制“黄牛”现象,回应消费市场关切,汽车企业也纷纷“出招”。 特斯拉 近日,特斯拉发布“不转卖承诺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需要签署这份承诺函,承诺自提车365天内(以第一次开票日期为准),不将任何车辆向任何第三方过户转让或实际转让,违反承诺的在7日内按每台违约车辆的开票价20%的金额支付违约金,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 特斯拉公关部负责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该规则主要针对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陆续购买多台车的人,对常规消费者没有影响。 小鹏汽车 则对产品订单均进行身份证实名关联,签订合同前均须核实身份信息,之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如有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蔚来汽车 推出订单实名制,不支持私下转让。如果购车人被质疑为转让订单,有可能会无法成为该车的首任车主,购买者将无法享受主机厂官方仅针对首任车主提供的维保、充电等售后保障权益。 崔东树表示,只要车企和经销商对此类现象加以重视,制定更完善的新车购买规则,“黄牛”就没了生存空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 2022年上半年拉脱维亚外贸进出口值达到217.7亿欧元,同比增长35.5%
- 8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回升 市场需求改善 物价总体稳定
- 减持动作频频 复星系再售新华保险豫园股份
- 中国四大金融部门一把手易纲、郭树清、易会满、潘功胜最新演讲全文
- 看好优质企业成长性 各路资金“抄底”股票型ETF
- 自称全球第五大的零跑汽车,为何急于上市?
- 农尚环境拟置换莱克动力不超45%股权 加码新能源推进产业布局转型升级
- 核酸自采点来了!如何操作?最新通知: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
- 索尼前CEO官宣加盟腾讯 国内游戏公司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布局全球化
- 千亿药企前董事长内幕交易司太立4.55万股被罚:信披前股价曾明显异动,还有谁在买入?
- “5.5G”加速商用 华为倡议八大措施
- 房企重返大本营
- 五角大楼又叫“脱钩”,在怕中国什么?
- 股票投资咋省资本金? 中小险企精打细算资本占用
- 崇文门商圈面临两难,新世界百货持续亏损倒逼转型
- 俄媒:扎哈罗娃透露自己上世纪90年代曾兼职当导游,带中国旅游团
- 亚马逊在全球新增7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
- 富时中国A50指数季度调整生效 3只能源股被调入
- 蔡嵩松真的休假了,可他的十大重仓股却跌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