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经济日报 党的推动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制造值链中高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业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推动智能化、制造值链中高绿色化发展。业迈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推动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等严峻形势,制造值链中高如何实现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业迈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认为,推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制造值链中高实践中,既要打好“歼灭战”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业迈加速打通堵点,推动也要能打“持久战”,制造值链中高把握产业发展的业迈阶段特征和技术演进规律,着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比9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引擎作用依旧明显。“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持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稳步进展,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5G网络建设与应用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光伏组件产量全球占比超过七成,工程机械国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输变电、轨道交通等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原材料供给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据统计,我国在芯片、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真空蒸镀机、光刻机等35项技术方面难以实现国产化,仍较大幅度依赖进口。战略性矿产资源约三分之二来自进口,其中,石油、铁矿石、铜、铝、镍、钴、锆等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遇到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低端供给过剩而高端供给不足,究其原因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大而不强、宽而不深。”魏琪嘉说。 此外,全球各国都在加紧抢占产业制高点,客观上对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较大竞争压力。对此,关兵建议,引导企业投入到我国亟需突破、市场空间巨大的领域,共同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尽快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用好新技术新产品 近年来,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10月份,影像投影仪、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8%、25.6%、18.4%;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等工业新动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4.7%、14.4%;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0%、96.2%、59.9%;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1.4%、69.9%、43.9%。“新兴产品、新动能产品不断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说。 前不久,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在广州投产。该项目投资350亿元,月产能18万张玻璃基板,在技术上,兼容LCD、Micro LED等高世代面板产线;在产品上,覆盖IT、车载、医疗、工控和航空等不同应用场景,能够生产6英寸至100英寸全尺寸系列显示产品。满产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或将形成千亿元产值的半导体产业集聚群。 “作为TCL华星‘迈向全球领先’战略部署,上述项目定位生产高端IT及专业显示产品,以拥有自主产权的高迁移率氧化物技术优势,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做产业化探索,有望成为全球颇具竞争力的液晶面板产线。同时,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全力打造绿色环保产品,投产后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长远战略落地提供助力。”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 然而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存在一定风险,在高质量发展中应重点解决“敢买、敢投、敢用”问题。“要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建立首版次保险补偿制度,通过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强化高端机械装备、新材料、软件的推广应用力度,为创新产品提供更多市场空间。”关兵表示,建立试错容错机制,解决“敢用”问题刻不容缓。要发挥政府采购作用,优先购买创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形成示范效应;严厉打击歧视性采购行为,构建公平市场环境;鼓励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优先使用创新技术和产品,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同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敢投”问题。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技术和产品发展;鼓励新技术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解决企业产业化应用初期的资金难题。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需创新能力护航。我国研发投入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不足,制约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调研表明,创新投入较大的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较强,价格变动等因素对企业影响较小。因此,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关兵告诉记者,面对近年来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出的挑战,应通过重构供需关系、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市场等方式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发展生态,带动上下游企业协调融通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创新、生产和管理效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转。 在魏琪嘉看来,龙头企业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依托力量。应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发挥龙头企业衔接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特斯拉创2020年11月以来收盘新低
- 【深度】餐饮供应商为何被资本狂追?投资人解答了背后的5个问题
- 白酒兔年要重新崛起了吗?
-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 (中国这十年)辽宁奥运冠军数量全国第一 为中国体育“添彩”
- 晚间公告|1月29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 陶然亭花卉师首次开播 线上科普年宵花养护技巧
- 涉嫌行贿,公司实控人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 河南安阳火灾致38人遇难:涉事企业近期在加工棉衣棉裤
- 美联邦航空局确认涉及全国航班停飞故障的承包商
- 公募基金牌照加速“上新”!万亿规模券商拟加码入局与外资角力,谁是赢家?
- 辽宁出台27条“实招”助力经济回暖
- 年内9家银行放弃赎回二级资本债 或与债券市场环境有关
- 【重磅前瞻】1月PMI将公布,油价迎第三轮调整,暴雪游戏退款通道开启
- 13家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7家净利增超20%
- 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 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 超级光伏电站、战略蓄水池,卡塔尔世界杯上有这些中国制造
- 2022年手机出货量降至十年低谷 消费者为何不愿买?
- 一条朋友圈惹祸!“光伏龙头”东方日升遭监管2次喊话
- 488亿重整投资款到位,主承销商督促新方正偿付3只债券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