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要着力消解“吃亏感”
时本 近期,吃亏感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医保引发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个人改革其中不乏一些不同的账户着力意见,比如认为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让普通职工“吃亏”了,消解有人由此对改革相关措施的吃亏感必要性产生了怀疑。有关专家认为,医保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有不理解的个人改革声音并不奇怪,因为任何一项改革都是账户着力一次利益的再分配,更不用说这是消解一场涉及3亿多职工医保参保人、上万亿医保资金的吃亏感“医保史上最大改革”,难度之大、医保操作之复杂可想而知。个人改革 针对这项改革出现不理解的账户着力声音,主要是消解因为对比改革前后,容易让人产生“吃亏感”。因为以前职工医保个人账号有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两个来源,将来单位缴纳的那一部分钱不再进入个人账号,而是拿出来作为共同的基金,供今后大家看门诊时报销,这的确给人一种“原本属于我的钱被充公”的直观感受。还有人担心,就算过去有单位缴纳的钱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往往也不够用,将来这笔钱被划走,个人账户势必更加捉襟见肘。 一些职工个人“喊亏”,有关专家认为“事实上不亏”,两者的理解不同,是因为看待利弊的角度不同。眼前入账少,将来报销福利大,一近一远,时间不在同一“频道”;当前账户资金减少,是铁板钉钉之事,未来患病看门诊机会多、报销福利大,则是不确定的预期,这一虚一实,对心理影响大不相同。改革要立足长远,需提前布局,但民众看问题更直接、更现实,不愿为了“后利”而“先损”,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因此,增进改革共识,首先要有大局意识、长远眼光。个人账户“薄”了,但保障待遇“厚”了,利弊得失要算长远账、全面账。年轻时身体健康,看门诊的机会少,有时显得“吃亏”,但人都有老的时候,到那时享受更多报销待遇,过去的“吃亏”就会加倍奉还。看病的钱有着落,不再担心因突然患病导致经济负担陡增,就会显得更加安心,能够获得共济保障的心理安抚,应该说也是一种收获。 当然,增进共识也不能仅靠个人,在制定门诊共济保障规则、推进改革进程时,应当切实顾及民众的感受,努力减轻民众的“吃亏感”。个人账户在医院看病、到药店买药等,都很方便,倘若将来门诊报销只能在医疗机构,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就会变窄。应该让患者有更多机会拿着处方到药店配药,并享受与在就诊医疗机构同等的报销待遇。此外,假如门诊报销起付线太高,政策的惠及面就会变小,因此,起付线要尽量低一些,报销比例则要高一些,并根据收支情况动态调节,确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地将“吃亏感”变成获得感。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过去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其弊端也日益明显,大量资金沉睡,套保现象增多等,就是典型的表现。改革虽有阵痛,但不改革不仅不能革除积弊,还会导致积重难返。因此,这个“医保史上最大改革”,要用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来推进,质疑之声要被听见,合理诉求要尽量满足,在此过程中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动改革。 相信随着这项改革的深入,改革红利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释疑增信作用,不断用事实证明这项改革能够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麦格理:维持维他奶国际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17.8港元
- 一座城近4万主播!瑞丽玉石“夜经济”强势复苏
- 新年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火热!2022年定增资金超千亿元
- 中信证券:政策刺激与防控优化的共振对地产销售影响有多大?
- 建设银行:已完成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准备 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 最牛县级市的千亿密码|晋江经验:从鞋业代工到布局海外,破题的关键不是盲目发展,而是找出痛点
- 康宁杰瑞制药涨超8%创近13个月新高,旗下恩沃利单抗注射液进入医保谈判名单
- 国泰财险北京分公司违法被罚 未如实记录业务及管理费
- 金融街论坛释放重磅信号:货币政策自主性增强,持续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转向自研又一步!苹果计划2025年淘汰博通Wi-Fi和蓝牙芯片
- 美图CEO内部信:全员发放激励股票,总部将搬进新大楼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渤海证券安志勇:踔厉奋发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邬贺铨院士:工业5G应用技术仍需改进 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考虑直接“上云”
- 易大宗1月10日斥资91.06万港元回购64.8万股
- 卫光生物拟收购安康回天单采血浆站公司80%股权
- 花样年控股继续专注于完成及交付物业项目 继续停牌
- 经济日报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511.7万港元同比增加51.64%
- 摘要酒卖不动了?华润系并不会独宠金沙酒业
- 香港法定最低工资增至每小时40港元
- 中国天弓控股12月末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0.24港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