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落地!A股进入\
来源:券商中国 A股正式进入“两会时间”。重磅 3月5日,消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落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进入其中对2023年GDP增长目标、重磅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市场关注的消息重点,都有明确定调。落地同时,进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首场“部长通道”上也释放积极信号,重磅今年要稳住万亿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消息 涉及资金规模超4万亿的落地互联互通机制,也即将迎来重磅新规落地。进入2023年3月13日起,重磅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的消息《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将正式实施。落地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均显著扩大,陆股通迎全面扩容,深股通实现全覆盖,沪股通覆盖率将超90%。 一系列重磅消息逐一落地,都将对市场资金预期产生影响,两会期间,A股将如何波动?或许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重磅定调 3月4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两会”正式召开,市场也正式进入“两会期间”行情。 按照往年规律,一般来说,对市场有指导意义的“两会”进程主要有,大会开幕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期间各部委(如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央行、证监会等)的具体表述以及大会闭幕当天的答记者问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定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为应对不确定性,为中期发展布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是适宜的。 刘元春进一步指出,开年以来,能够明显感受到地方政府全力拼经济的劲头,不少领域在持续回暖。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增速目标看,各地把稳增长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次5%的经济增速目标设定,释放了强调经济发展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要求。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定调,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3.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5万亿元。通过适度加大支出强度,财政将重点支持民生保障与扩大内需,并兼顾了财政可持续性。 关于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工信部最新发声 3月5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现在我们的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促进重点行业增长。工业行业中有部分行业规模较大,产值占GDP的1%以上,如电子、汽车、钢铁、有色、石化等,对稳增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这些行业。 二是加大投资。“十四五”已经部署很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要实施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要推进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要做好外资项目服务保障,鼓励外资扩大在华投资。 三是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四是发挥地方积极性。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出口优势。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的增长极。要支持东北地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协同效应。 他表示,在此基础上,今年还有一个好现象:各地对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加大。“我们要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同时,我们支持各地加大制造业发展,为稳增长做贡献。” 分析人士指出,汽车消费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2022年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效果立竿见影,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了近一倍。今年大概率将继续出台新的政策,激发汽车市场的消费潜能,稳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 A股将怎么走? 从近十年(2013年至2022年)历史数据上看,上证指数在两会期间涨跌概率各半,涨跌幅均值录得-1.1%,其中,沪指在2013年、2021年、2022年的行情中跌幅相对略大,而在2015年、2017年、2018年中表现较好。其余年份,主要市场指数上涨概率基本保持在40%至50%区间。 具体到板块方面,市场资金预期对两会政策的押注已经开始,近两周以来,5G通信设备、信创、国企改革、“中字头”大基建等板块出现了明显拉升。 对于今年两会上的新亮点,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高明向认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就是扩大内需。此前,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出行、旅游、会展、娱乐、住宿等领域将有较大反弹。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电子、汽车、家电家居、装修建材等领域的消费也会出现好转。2023年,预计消费将达到7.5%至8.0%增速。 另外,西部证券指出,可以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消费升级,数字经济等议题。同时,今年深化国企改革仍将是今年政策层面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具体可关注的板块上,粤开证券认为,在经济复苏下的两会期间,A股整体节奏上呈现“会前小幅上涨、会中震荡回调、会后涨幅明显”的特征。考虑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不低,预期已部分兑现,投资者将更关注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和高度,因预计后市整体将呈现震荡上行之势,风格或更偏好成长。建议关注: 1)两会召开窗口期有望受益的支持性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和硬科技领域,如数字经济、国防军工、新能源行业,重要抓手的扩内需促消费行业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行业; 2)经济复苏早周期行业中受益国企价值重估的低位股,如煤炭、钢铁、有色、机械等行业。 重磅新规即将落地 涉及资金规模超4万亿的互联互通机制,也即将迎来重磅新规落地。2023年3月13日起,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的《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将正式实施。 本次《实施办法》的修订主要为互联互通机制再扩容,做出了制度上的保障,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股票标的选取标准和调整机制。 从名单上看,调整后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均显著扩大,沪股通当中,成份股覆盖将由沪市大、中盘股票进一步拓展至中、小盘股票,目前符合纳入条件的股票共有1193只,市值覆盖率90.94%;深股通方面,调整后其成分股数量也将大幅提高,基本覆盖全部深市股票;港股通纳入股票标的560只,较现行港股通股票增加177只,含4家外国公司。 同时,按照两地证监会联合公告的安排,在现行股票标的基础上,将恒生综合指数内符合有关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纳入港股通股票标的范围。 对于新《实施办法》,中金公司认为,此次港股通范围的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对于推动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促进南北向资金交易进一步扩大和活跃、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都具有长期意义,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港交所持续推动互联互通的重要方向。 截至最新收盘,北向资金2023年年内净流入A股总金额已超过1600亿元。机构预期,2023年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自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累计达18850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更是超过22000亿元人民币,二者合计超过40000亿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手将古驰送上“神坛”的创意总监或将离职
- 用遥控器关掉电视机这时电视机会不会耗电
- 南非纸币上印着“非洲五霸”
- 在香港注册公司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 上海大豫园片区建设拉开帷幕:串起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淮海路、新天地
- 春天的足迹作文300字
- 越南非议中国南海邮票 专家:借机挑衅获利
- 邮票徽章虽小 必彰显主权
- 唯品会第三季度营收216亿元 同比下滑13.3%
- 2001年熊猫金币价格走向会如何?
- “试飞楼”见证中国航天艰辛探索之路
- 员工对领导的建议和意见10条,员工对领导个人的建议简短 — 探灵网
- 黄金交易提醒:金价自一周低位反弹 多空博弈或加剧
- 2002年龙门石窟1公斤银币令人期待
- 众人排队喜购“猴年马月”邮票
- 探访福建沙县全息机器人餐厅
- 销售下滑拿地却未减速 华润置地称“该出手时就出手”
- 千万别小看那个不爱说话的人
- 一角背绿价格再创新高
- 崖柏收藏不怕陷阱 带你见识真崖柏与李鬼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