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成本便宜30%”引争议,产业人士“手撕”卖方报告,关键分歧点或在于此
《科创板日报》11月24日讯(记者 曾乐、钠电编辑 郑远方)今日(11月24日),池成产业一条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本便报告争论引发朋友圈热议。 具体来看,宜引于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在其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全球量产钠电池最早、争议价格最优者是人士证券公司,比磷酸铁锂便宜30%,手撕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卖方”同时,关键他引用了一张截图,分歧该图片内容显示为:根据国泰君安证券在今年3月发布的点或相关研报,钠离子的钠电电池成本比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要低30%。 而后,池成产业该条朋友圈内容被业内各方人士纷纷转发、本便报告评论。宜引于其中,“钠电池成本便宜30%”似乎成为正反两方主要的分歧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钠离子电池板块大幅走强,多股涨停。截至收盘,涨近17%;涨超12%;、、、10%涨停。 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采访当事人,以及多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人士发现,各方分歧的根源或在于对“成本”定义的不一致:“比锂电池便宜30%”更多是从物料成本角度进行的测算,而反方则着眼于最终成品的综合成本。 而这背后,也反映了市场对新技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有人脚踏实地看到眼前的困难,也有人仰望星空着眼于未来的空间。 ▍物料便宜≠产品便宜 针对今日引发高度关注的朋友圈内容,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钠电)原则上会便宜,但需要三、五年产业化后才能实现。不能单纯讲材料便宜了,东西就一定便宜,需要规模化生产。有好几个指标综合来衡量。” 近日,顾国洪曾发文表示,与锂资源相比,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所以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下,钠电池没有明显的资源约束。而且,钠电池的正极材料、集流体材料的理论成本比锂电更低,在完成产业化降本之后,其初始投资成本有望较锂电更低。 “市场对钠电池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理论上的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都是在对比中产生的,目前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高企,放大了钠电池的成本优势,而一旦碳酸锂价格进入下降通道,锂电池价格也会快速走低,无形中抹消了钠电池的优势。”顾国洪如是说。 回看此次引发争议的顾国洪朋友圈所提及的截图,结合发布时间及内容,该截图内容或指向国泰君安于今年3月18日发布一篇名为《钠离子电池系列报告(一):钠离子电池蓄势待发》的报告,其中指出,锂资源价格持续攀升,钠离子电池具备低价、价稳条件: 据中科海钠团队研究,铜基钠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为0.29元/Wh,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成本为0.43元/Wh,铅酸电池成本为0.40元/Wh,钠离子电池材料具备显著成本优势,比磷酸铁锂电池低约1/3。 在该篇报告中,国泰君安表示成本数据来源于中科海钠。 中科海钠创始人胡勇胜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国泰君安)这个数据是没问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比钠离子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时,中科海钠是多家机构的数据来源。例如11月16日报告与中邮证券10月24日报告,其中,后者给出的预测数据更为“激进”:预计量产后钠离子电池成本可以降到0.5-0.6元/度,比磷酸铁锂成本低40%。 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家钠离子电池产业相关企业。其中,一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相关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国泰君安研报数据)肯定可靠的,(成本数据)应该还可以更低。” 该相关人士从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角度进一步解释道,钠离子电池五大主材(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集流体),BOM成本均可下降。“正极预期可以下降80%、负极下降50%,虽然制造成本可能会偏高一点,但整体下降30%问题不大。这个结论在产品实现规模量产后可实现,预计钠离子电池成本在明年下半年将全面降低。” 卖方机构端,证券10月17日报告表示,钠离子电池“核心优势在于材料端成本”。现阶段钠电池电芯成本在0.8-0.9元/Wh,随着工艺成熟、产业链完备,成本有望下探至0.5元/Wh以下,较磷酸铁锂电池具备显著经济性。 光大证券11月16日报告也指出,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以及集流体的降本空间较大,电解液、隔膜则与锂离子电池相似,有一定的成本压降空间。 细究相关企业与机构分析师给出的成本测算可以发现,数据立足点基本来源于细项物料拆分。但有业内人士提醒,BOM便宜并不等同于产品便宜——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中心主任楚攀在朋友圈表示: 首先要澄清的是,国泰君安之前的一篇研报里指出钠离子电池在理论上,从BOM的角度去拆解,可以做到比锂电池更便宜(30%)左右,这个结论是没问题的,理论上的确如此。这也是所有搞钠离子电池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某些炒作的人,你不能认为“钠离子电池的产品”比“锂离子电池的产品”便宜30%,这需要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规模化优势不断扩大,才有可能。这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观点获得了不少业内分析人士的认可。其中,一位动力电池领域资深分析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钠离子电池目前还未真正实现商业化,从BOM角度拆解成本,与从应用产品角度算成本,不能划等号。”
- 最近发表
-
- 销售下滑拿地却未减速 华润置地称“该出手时就出手”
- 销售额转换周期延长,Oppenheimer大砍Teladoc目标价至65美元
- 中泰国际:南下资金已被套 何时能撑起港股?
- 襄阳市被曝存在食品问题的幼儿园被停业整顿
- 外盘头条:联储官员已准备好摆脱大幅加息 Rivian员工投诉汽车生产存在安全违规 FTX称欠前50名债权人31亿美元
- 快讯:水泥建材板块开盘拉升 龙泉股份等多股涨停
- 重磅!上海142家首批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来了!
- 文在寅谈“美中矛盾令韩国两难”:不要以为韩国是夹在强国中间的虾米,现在是海豚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11月21日至23日暂停演出及相关活动
- 约翰逊称“不希望危机升级至乌边界外”,同时为声称“乌军深入俄破坏合法”的官员辩护
- 随机阅读
-
- 两上市公司因涉内幕交易同晚“家族式翻车”,年内近百家公司被查
- 吴清军教授:灵活用工更要考虑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 欧央行“认错”:能源成本飙升是通胀预测失误主因,未来数月通胀仍将在高位
- 非遗学科新进展!冯骥才:正式启动教材编写
- 法媒:通胀飙升致火鸡太贵,有美国人过感恩节用炸鸡代替
- 上海市卫健委:近5天累计筛查5100余万人次 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
- 全球交易员打开了“滞胀”教材
- 合景泰富集团家族评级遭穆迪下调 因流动性风险加剧
- 法财长:法德一致同意,欧洲需对美国作出强硬回应
- 跨大西洋旅行需求升温!美联航拟将旅游旺季运力较疫情前增加25%
- 波兰、保加利亚拒用卢布支付被俄“断气”,波兰同时遭断供石油
- 【机会挖掘】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相关产业链受关注
- 刘强东内部信放大招 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
- 人民币对美元跌破6.61关口 市场预计不排除央行采取更多动作稳预期
- 触达更广泛群体!“线上看戏”也很过瘾
- “折叠屏手机先驱”柔宇科技的问题出在哪?
- 郑州富士康:对选择离职返乡的新进员工给予一万元补贴
- 北京通美首轮IPO问询:控股股东或面临“预摘牌” 间隔一个月增资价差2.7倍
- 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长期对网易云音乐的视觉设计、产品功能、创新机制等进行抄袭
- 东吴宏观陶川:亚洲“货币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