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家公司亮出三季报成绩单 超百家前三季净利已超去年全年
进入10月份以来,家公绩单家前季净2022年上市公司三季报迎来披露期。司亮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出季超百超去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在三季度陆续落地,报成叠加6月底7月初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引发的利已成本回落,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环比数据将明显改善。年全年 宏观层面的家公绩单家前季净信息也从侧面印证了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向好。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司亮从目前掌握的出季超百超去情况看,三季度中国经济明显回升。报成央行最新公布的利已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年全年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家公绩单家前季净其中9月份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司亮同比多增8108亿元,出季超百超去这表明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宽信用进一步提速,而适度的信贷增长也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回暖。 前三季度187家公司近九成实现业绩增长 在财报季,业绩为王依然是市场的共识。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三季报,三季报行情已然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方向。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面对当前震荡的A股市场,应着眼于业绩,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17时,A股市场共有18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报,其中,有165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近九成。 进一步梳理发现,在上述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中,有37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翻番。其中,、、、、等5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4倍。 业绩是否持续增长,更考验一家公司的经营能力。从单季度业绩角度看,在上述业绩增长公司中,有27家公司今年连续三个季度业绩实现环比增长,其中,有4家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均超100%。 良好的业绩对股价有明显提振效应。统计发现,10月份以来,截至10月21日收盘,在上述165只业绩增长股中,有117只个股期间涨幅均跑赢同期上证指数0.48%的涨幅,占比超七成;、、、、、、、、等9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30%,尽显强势。 估值方面,截至10月21日收盘,A股整体最新动态市盈率为16.42倍。在上述165家业绩增长的公司中,44家公司的股票最新动态市盈率低于A股整体水平。其中,、、、、立霸股份、、、、等公司最新动态市盈率均在7倍以下,具有一定估值优势。 最近一个月,有机构对于三季报中的绩优股表示看好,具体来看,有97只个股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获得看好评级次数最多,为41次;、、、获得看好评级次数分别为21次、19次、18次、17次。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表示,随着三季度业绩的披露,以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受益经济复苏带动的顺周期盈利能力的改善,在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向好的前提下,后期向上的动能逻辑充分。 前三季度101家公司净利润已超去年 “三季报发布期是较好评估公司基本面和业绩的窗口期,也是投资者展望2023年标的是否具备估值切换、哪些赛道更加景气的重要窗口。三季报将是高盈利成长的试金石、低估值蓝筹的压舱石。”分析认为。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165家上市公司中,有101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展望全年,这些公司2022年年度归母净利润将大概率超过2021年。 对此,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业绩有望超去年,一方面可能是公司业绩在好转,另一方面可能是公司正处于高景气周期,带动了业绩。无论是业绩增长回暖还是业绩超预期,对公司而言都是利好,有助于推动公司股价走强,提升市场关注度。从周期的角度来看,业绩回暖和业绩增长均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此,这些公司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业绩大概率还会有好的表现,对股价上涨会起到催化作用。 虽然目前已披露三季报业绩的公司还比较少,但上述101家公司已展现出三大亮点,折射出积极信号,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一是科创板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在24家已经发布三季报的科创板公司中,有17家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已超去年全年。17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8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77%。 表示,得益于多元化的交易制度、产业聚集效应和着重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创长性,科创板公司三年来业绩一直保持高增长,也给资本市场改革带来新动能。 近日,科创板公司迎来利好消息。10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目前,交易所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线已准备就绪。表示,截至目前14家券商资格获批参与做市交易,新赛道有望为券商带来盈利增量,增强业绩韧性,并有助扩展机构客户综合服务维度。 二是新能源领域尽显活力。 在上述101家公司中有14家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电池、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14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206.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63%。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新能源行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看,光伏、新能源、动力电池等多个新兴行业企业,业绩增速亮眼,这预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强。 三是医药生物个股强势反弹。 上述101家公司中有12家公司来自医药生物行业,今年前三季度12家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96.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07%。10月份以来,截至10月21日收盘,期间累计上涨8.97%。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记者,医药生物行业方面,归母净利润增速靠前的主要集中在终端防疫相关的医疗器械、化学药等细分行业,同时,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医疗器械更新改造有望为行业带来利润增长。 对于医药生物领域的投资方向,国融证券表示,随着三季报公布,建议关注三个投资主线,第一是医疗新基建相关公司;第二是民营医院等需求较为刚性的消费医疗;第三是受集采影响可控的一些耗材领域。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整个四季度,我国经济复苏可能会超过市场预期。 QFII和社保基金共同重仓52只个股 作为A股市场的风向标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引领者,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券商、险资等五大机构持仓情况也备受投资者关注,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报陆续揭晓,其最新持仓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22年三季报的187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8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上述机构名单,获上述五大机构合计持股数量为18.23亿股,其中,胜利精密、、、中国巨石、山西焦煤等公司获五大机构合计持仓量均超1亿股。 从QFII和社保基金的共同持仓情况来看,有52家公司获得上述2家机构的共同青睐,中国巨石、山西焦煤、招商轮船、、等个股获两机构共同持仓股数位居前五名。 良好的业绩表现或许是机构青睐的原因,上述82家公司中有78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占比95.12%。 “社保基金、养老金等机构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注重投资的稳健性,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因此,持仓个股以规模较大、盈利增长稳健的股票为主。”邓海清表示。 对于上述机构重仓股的投资机会,金百临咨询资深分析师秦洪表示,此类个股的上涨,既得益于业绩的回升,也得益于机构资金的加持。 龙灏认为,近期大盘在3000点附近,部分业绩优良的板块也遭到错杀,调整幅度较大,估值回归后的整体估值更为合理,处于历史底部位置。那些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众多机构投资者集中持有的标的,值得投资者关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大专、专科学历,下游行业持续萎缩,昆山玮硕IPO,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 六部门:“十四五”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附全文及解读)
- 造车新势力洗牌:“蔚小理”难逃亏损,“哪零威”试图超越
- 中国铁路沈阳局组织开行大连至长春防疫物资行包专列
- 或有债务突然来袭 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重整要添变数?
- 美国对进口自越南等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组件启动贸易救济调查
- 豪美新材子公司安全事故致股价降逾5% 5.9亿可转债补流恐难抵17亿借款
- 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确保新中自贸协定与时俱进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徐鸣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提起公诉
- 随机阅读
-
- 明星概念扎堆IPO:明星IP是“双刃剑”,除了明星还有哪些牌
- 长城人寿苏州中心支公司违法被罚 财务数据不真实
- 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更多鹰派信号
- 首批基金2022年一季报来了!
- 瑞斯康达被立案,股民索赔可期
- 600公里国产高速磁悬浮,车有了路在哪儿
- 美银证券:重申潍柴动力跑输大市评级 目标价11.2港元
- 越秀房托林德良:持有中国资产组合最大REITs,将打造资产证券化样本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华:保险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 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宁波分行因7项违规被罚215万
- 房贷该不该因疫情延期需考虑“两个平衡”
- @长辈们,微信关怀模式更新!文字消息可听语音朗读
- 中通快递寻求于港交所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 德黑兰房价上涨16%
- 外交部:中方已就佩洛西访台提出严正交涉
- 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国防部回应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 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增收不增利”现象持续 百强房企盈利能力继续下降
- 因疫情迟还房贷?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 国防部: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对台军售计划 停止美台军事联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