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中国物价继续平稳运行
顾客近日在云南省蒙自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月份于其运行薛莹莹摄(新华社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消费显低数据显示,4月份,指数涨明主经中国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比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平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月份于其运行核心CPI稳中有降,同比上涨0.9%,全国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居民价格济体继续业内人士表示,消费显低4月份国内CPI同比涨幅仍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指数涨明主经中国中国物价继续平稳运行。比上接下来应进一步做好粮食、平稳能源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工作,月份于其运行为确保物价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回落 4月份,国内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由负转正,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的回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从同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 统计局数据显示,食品中,鲜菜、鲜果、鸡蛋和薯类价格分别上涨24.0%、14.1%、13.3%和11.8%,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猪肉价格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个百分点。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分析,受疫情影响,囤货需求有所增加,物流成本提高,推动4月份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明显上涨。此外,近期猪肉产能继续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推动猪肉价格降幅收窄,环比涨幅由上月下降9.3%转为上涨1.5%。 非食品价格方面,4月份同比上涨2.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上涨影响,4月份国内油价明显上涨。当月,汽油、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9%、31.7%。 董莉娟说,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看,4月份,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 温彬表示,4月份PPI涨幅继续回落,环比上涨0.6%,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8%,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保供稳价政策发挥了显著效果,在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比上月增加1个,达到22个。“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物价总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际国内物价一高一低 近期,各国相继公布了4月份物价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从最新数据看,尽管美联储大幅加息,但美国通胀依然居高不下,欧洲国家通胀水平也继续保持高位,而中国物价继续平稳运行,国际国内物价一高一低,形成鲜明对比。 国际方面,3月份美国CPI和PPI为8.5%和11.2%,分别创下40年来和历史新高;4月份同比涨幅分别为8.3%和11%,继续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分品种看,食品、能源、二手车、公共交通价格分别上涨9.4%、30.3%、22.7%、21.8%。欧洲方面,4月份欧元区CPI初值同比上涨7.5%,涨幅高于3月份,继续创历史新高。高通胀已严重冲击美欧普通民众生活,部分家庭出现财务危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专家分析称,全美有340万家庭在一年内遭遇过被断电断水断气。 国内方面,4月份国内CPI同比涨幅仍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1-4月份平均,CPI同比上涨1.4%;4月份国内PPI同比涨幅连续第6个月回落。分品种看,1-4月份国内食品价格下降1.9%,促进CPI降低0.35个百分点。能源价格虽受到一定输入性影响,但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基本稳定,4月份汽油价格同比上涨近30%,明显低于美国44%的涨幅。此外,4月份国内衣着、生活用品、服务等价格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家伊莎贝拉·韦伯认为,中国政府努力平抑商品价格,而非直接转嫁给消费者。反观国外,去年美国滥发货币、疫情失控导致供应链紊乱,直接推升全球物价;今年又拱火浇油挑起俄乌冲突,进一步推升全球通胀水平。英国能源监管机构表示,每个家庭将因能源价格上涨而每年增加燃气、电力等支出约6000元。 着力做好市场保供稳价 接下来,中国能否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如何进一步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温彬认为,当前,食品和能源价格仍然是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在PPI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依旧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下阶段,进一步着力做好市场保供稳价,中国能稳定国内物价水平。 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推出:在前期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可再生能源补贴500亿元、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200亿元的基础上,再拨付500亿元补贴资金、注资100亿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自今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保供稳价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应全力做好粮食、能源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工作。 “稳定粮食生产,在稳口粮、稳玉米的同时,努力扩大大豆生产;精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持续抓好粮食收购,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加强粮食市场执法监管,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玮说,此外,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强化储备和进出口调节。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本报记者 邱海峰 廖睿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5月14日 第 03 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首次突破50元!电影票价连涨,影院也直呼太贵!什么原因?
- 快讯: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跌超5% 当前报价678.4元/桶
- 浦东机场是否会封闭?浦西居民能上班吗?上海交通回应
- 上海:将2021年第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再延续实施6个月
- 罗军:坚定不移走具有新时代特征、富有广西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 俄方称不会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
- 中国太保紧急启动抗疫应急预案! 确保“沪惠保”理赔不断档、指数保险守护绿叶菜生产
- 美国是否在波兰训练乌军?美官员:只提供武器,不出兵乌克兰
- 先进电池技术是全面电动化的基础支撑
- 贵州茅台时隔两年重启电商平台 丁雄军推进数字化转型补新零售短板
- 特斯拉两年内拟第二次拆股 股价能否再度迎来长红?
- 上海: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 印尼媒体:印尼最高峰峰顶积雪将在2025年消失
- 日本上调5G人口覆盖率目标:2023年底前达到95%
- 水利部详解珠江流域水资源如何优化配置,补齐抗旱保供水短板
- 富德生命人寿全面启动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 美在波兰训练乌军?美官员:只提供武器 不向乌派兵
- 昔日定增严重缩水导致“资本饥渴”?浙商证券70亿可转债发行申请获批
- 快讯:港股恒指涨超1% 恒生科指涨超2%京东健康涨近13%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