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到2025年,加速局贵贵州规划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5000亿元,源电亿产2030年的池布目标则为1万亿元。 11月21日,州规值贵州省工信厅发布的划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中披露了上述目标。 规划称,实现贵州将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加速局贵重点发展锂电池,源电亿产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池布前沿储备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州规值 贵州计划在2025年形成动力电池产能120 GWh,划年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实现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加速局贵隔膜15亿平,源电亿产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池布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贵州规划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并使其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万亿级。 根据规划,贵阳市、铜仁市和黔南州将承担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任。2025年,三地将分别实现1800、1000、1000亿元产值,并在2030年实现翻番。 2021年,贵州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1.7亿元,较2020年增长23.8%。今年1-5月完成工业产值16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3%。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贵阳市已招徕(300750.SZ)、(002594.SZ)两大龙头企业,规划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00 GWh。 正极材料方面,贵州当前的三元材料体系包括(688005.SH)、(688707.SH)等公司;磷酸铁锂材料体系则有安达科技(830809.SZ)、贵州裕能等企业。 贵州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上游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锂、磷、锰等八种矿产。但规划中提及,相较于同样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的四川和江西等省份,贵州的产业链尚未成型。 贵州目前仅基本形成锂电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条,分别以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为核心,电解液和隔膜环节仍然存在缺失。同时,产业链中各企业间的配套关系也不够紧密,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欠缺。 规划提及,贵州省内上游原材料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配套率较低,部分企业存在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下游终端缺乏整车企业的带动,无法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面板企业发力高端领域才有蓝海
- 沪指昨涨2.06%!大金融功不可没
- 金种子酒连年巨亏:分红率行业倒数,高管“换血”适应期如何拯救业绩
- 春节期间动销如何?洋河股份:销售符合公司预期 具体请留意一季报
- 午盘:美股延续近期跌势 三大股指均有可能录得三连跌
- 天味食品发行GDR获批加速海外扩张 中式调料营收占46.56%成新驱动力
- 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需发力 智能化及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 瑞科生物-B完成H股全流通
- 印尼电商,大厂泥潭
- 光大期货【锌】:需求复苏超预期 国内锌锭开始去库
- 阿里本地生活板块被爆大裁员,饿了么到店业务或与高德合并
- 现金为王!6个月期美国国库券收益率2007年来首次升至5%
- 传奇CEO罗伯特·艾格“火线”回归 出任迪士尼“救火队员”
- 港股医药股全线走高,瑞尔集团涨超16%,欧康维视涨超9%
- 德勤: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金额为3399.4亿元 同比增长47.9%
- 江苏扬州:二手房取消限售 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8%
- 梅罗史诗级合照,擅长让巨星同框的LV又下血本
- 上海代表团访台行程受关注,蒋万安:单纯是城市交流
- 光大期货【股指】:短期走势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 小米还没放弃印度?国内699神机准备中 还有“外星科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