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迈入“零增长” 劳动年龄人口10年前已达峰 人才红利如何释放
作者: 桐欣 郭晋晖 中国人口总量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数据,零增长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了吗?人口人口人口变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哪些?新世纪以来,中国16~59岁的迈入劳动年龄人口又有何变化趋势?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202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和调查数据推算,劳动利何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年龄年前较2021年减少85万人。已达 2022年末,峰人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才红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释放比2021年增加27万人。零增长 从年龄构成看,人口人口16~59岁的迈入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劳动利何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年龄年前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已达占全国人口的14.9%。 第一财经梳理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前后已经达到峰值,为9.4亿人。十多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超过6000万。 中国还有哪些人口红利的潜力,人才红利又如何释放? 人口总量已达峰值 在分析2022年人口总量略有下降的原因时,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称:一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二是因为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关于2022年人口减少85万人,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看来,现在就说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还有点早,准确地说,我国现在处于人口“零增长”的阶段,“零增长”在人口学的另一个含义是人口总量已达峰值,即中国人口现在达到了最高值14.1亿~14.2亿。不过,“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大势已定”。 原新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还可能“此消彼长”地缠绕一段时间。“疫情之后可能会有一个生育的 ‘反弹’。从国际经验看,人口零增长到负增长一般有3~5年的过渡时间。” 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该如何看待?去年5月,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要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实际上,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十多年来,中国不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 宁吉喆在上述发布会答记者问时介绍,“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当前,各地也正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原新认为,在现有的政策和清楚年轻人生育需求的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完善补充相应生育激励的政策和措施。“一代人和一代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生育激励的政策也不能停步,也要动态调整。”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最新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666万人。从近十年(2011~2022年)数据看,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了峰值(9.4亿);十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6000多万。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曾在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公布之后,邀请中国人口问题专家蔡昉作了题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和应对策略”的演讲。 根据世界银行对“人口红利”的四组划分——前人口红利组、早期人口红利组、晚期人口红利组、后人口红利组,蔡昉称,总体上来看,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是早期人口红利组和晚期人口红利组,即有人口红利就能保证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现在一般把中国划分在晚期人口红利阶段。” 蔡昉认为,我们的人口红利可能还有一些潜力,虽然劳动年龄人口是负增长,但是我们还有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现在我们农业劳动力的占比大概是25%,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平均比重只有3%,对中国来说,一个百分点就是800多万劳动力。 因此,在他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要关注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什么因素会干扰我们达到自己的增长潜力。” 无论如何,过去那种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很充足的可能性是没有了。蔡昉称,因此,我们必须解决经济增长本身的问题。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生产率。他建议,从供需两侧寻找政策着力点。 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现象,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中国统计学会常务副会长曾玉平曾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称,应当全面客观地来看待: 一是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不小;二是虽然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但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将日益提高。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王萍萍分析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人才红利逐步显现。 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与2010年的9.67年相比,提高了0.26年。 “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宁吉喆在上述发布会答记者问时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威马汽车CEO发全员信:10月起全员降薪,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 “摆烂吗?”长城基金刘疆被吐槽,基金一周跌超9%,年内跌30%
- 公募老将“奔私” 年内194位基金经理跳槽
- 鲍威尔鹰派发言冲击欧元 欧元净空头头寸攀升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拼多多涨超20%,带动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超3%
-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91、6.93关口,破7这个事重要么
- 山姆新店引风波?中外零售巨头城市中心抢开会员店
- 有点突然!京东集团高管现金薪酬降10%-20%同时提升普通员工待遇
- “我家狗狗吃得比我还好” 看“宠食经济”背后的“山东答案”
- 2022年中秋晚会舞台长啥样?观众可免费预约现场参观
- 第十九届东博会已完成组展 中国-东盟合作成效显著
- 股市悲观时刻已经过去
- 俄称乌军试图用无人机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
- 嘉实一基金限购10元,近一年亏0.41%排名靠后,这般业绩为何也要“闭门谢客”?谁会是下一个“橱窗基金”?
- 同济大学副校长黄翔峰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首批3只保租房REITs上市 新资产类型项目有序推进
- 蜜雪冰城茶包喝出虫子?回应称产品去年已停产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将三审: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或记入信用记录
- 中国再保险:上半年净利润16.37亿元 同比减少59%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