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联合考古队开展对沙特塞林港第二次考古发掘
新华社利雅得12月29日电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织的中沙展对中沙联合考古队29日开始对红海之滨港口遗址——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 本次考古发掘由中沙双方各选派6人组成联合考古队,联合将持续一个月。考古 据悉,队开中国考古队一行于24日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塞林并向沙方提交了第一次考古工作的港第古资料档案和塞林港现场拓制的40余方碑铭拓片。沙方高度肯定中国考古队的次考优异表现。 此次考古工作的中沙展对中方领队姜波对新华社记者说,本次对塞林港遗址的联合发掘工作,旨在进一步探明塞林作为朝圣贸易港的考古历史内涵和地理信息,并对二号墓葬区进行重点清理测绘。队开此外,沙特塞林中沙双方调集了7名优秀的港第古水下考古队员,将在塞林港周边开展水下考古调查,次考了解海港古航道信息,中沙展对并试图搜寻沉船等水下遗迹。 根据2016年中沙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对塞林港遗址实施为期5年的联合考古发掘。 今年3至4月,中沙联合考古队对塞林港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完成了遗址地表信息的收集、测绘与3D重建;究明了遗址的功能分区与埋藏状况;并从拓印的纪年碑铭准确推断出遗址年代为公元9至13世纪。特别重要的是,在遗址上发现了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外销瓷器残片,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塞林港遗址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地处红海之滨,曾是一处繁华的朝圣贸易港,后因故废弃,为流沙掩盖,遂成废墟。 塞林港所在的红海海域是东西方海上交流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海上交流。明代的郑和航海船队曾远航至红海,成为古代中阿交流的佳话。(记者王波 涂一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的实施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看得懂、好操作
- 开撕比亚迪!现代起亚全球销量前三,在中国为何没存在感?
- 宗校立:后劲不足 美元否定自我突破
- “致命卡车”再现:18名非法移民惨死货箱、窒息而亡
- 珠海农商行原副行长黄日明被双开!
- 稻草熊娱乐公布已解决股权高度集中情况
- 俄乌冲突德国出血!2022年一年已损失逾千亿美元
- 协鑫科技预计2022年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不低于155亿元 按年增不低于204%
- OPPO潘塔纳尔开放生态的底气,是坚持十多年的伙伴哲学
- 口子窖兼系列新品上市发布会明日举行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沪锡、SC原油跌超3%
- 汇丰与大股东平安关系或现裂痕,传跟董事席位遭拒有关
- 易会满: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 对标一流质效 打造优势产业集团
- 歌礼制药ASC22可治愈慢性乙肝?有以偏概全的误导嫌疑
- 让老字号不断焕发新生机
- 孔雀城:今年已完成70个项目复工,持续推进房源交付
-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将出,对债市的利好、利空体现在哪些方面?| 固收首席论市
- 桃李面包就“消费者吃出刀片”一事报警,当事人:下午去工商局
- 长安汽车拟牵手宁德时代投15亿建电池公司 销量冲击280万辆目标阿维塔力争超10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