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不仅是教育系统的事
来源 经济日报 去年7月份,双减中办、不仅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教育意见》。意见发布实施一年来,系统给我国教育改革带来重大影响,双减校外培训机构无序扩张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不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教育课业负担有效缓解,更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系统 前不久,双减中国人民大学的不仅三位学者通过跟踪搜索引擎上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电商平台相关商品的教育购买量、专业咨询网站等数据,系统分析了“双减”政策的双减效果。研究发现,不仅“双减”政策实施后的教育这一年,青少年抑郁症状减少了78.6%。这主要归因于减少甚至不允许布置课外作业带来的学业负担减少、父母转向家庭教育带来陪伴时间增加,再加上不允许考试或禁止排名等带来的考试焦虑大大缓解。“双减”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与孩子们逐渐轻松的状态相比较,父母的焦虑症状却在“双减”后明显上升,研究表明增幅约12.8%。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父母转向家庭教育,家庭和工作之间不易平衡,这一点从“双减”政策后对家庭服务的需求上升中也可以看出。 让父母更为焦虑的是,以往孩子成绩不好,可以选择校外培训,不少父母认为付出金钱就能获得回报,“只要报班就能提高成绩”。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培训机构的选择范围在不断缩小,更多对“补课”有需求的家长只能选择成本更高的一对一家教,这对家庭经济是不小的压力。 让家长们焦虑的根源,一是担心孩子不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担心孩子被“普职分流”只能选择职业教育,未来经济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这需要教育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种种措施,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惠及每一个孩子;用办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等方式拓宽赛道,让更多孩子可以自主发展特长,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领域闪光。 需要看到,“双减”并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事。孩子关联着父母,父母联系着社会,教育从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与国家需要、人民需求高度相关的领域。全社会都应关爱教育,让孩子们在对知识的渴求中完成能力提升,而不是将大量时间用于“刷题”、承受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回归教育本质,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塑造强健的体魄、坚韧的精神;让父母有充足时间投入家庭教育,使孩子获得陪伴和关爱,创造和谐的家庭社会氛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当手机从“潘多拉魔盒”变为记录学习的工具 学习博主站在流量的风口
- 央行重启百亿逆回购 短期宽松空间仍存
- 近一亿拆迁款加持 争光股份三季报业绩大增 股价20CM涨停
- “双十一”预售开启 今年有这些新变化
- 14城住户存款余额超万亿 京沪超4万亿
- 2023年国考今起报名 计划招录3.71万人
- 线下实体店也能无理由退货!江苏已开始全面推行
- 荣科科技总裁王功学:未来将深度布局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 10月30日起,海南航空江西地区执行冬春航线换季计划
- 银保监会:我国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10.6%,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 全国房价继续下降!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涨转降,上海二手房价领涨
- 早盘三大股指震荡回落,HJT电池板块逆市涨超2%,机构:A股仍处于修复性行情
- 佳能跌超7% Q3业绩低于预期 下调全年净利润指引
- 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 生产需求持续改善
- 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媒体称OPEC考虑增产至多50万桶/日,沙特否认,油价过山车
- 快讯:港股恒指高开0.4% 恒生科指涨1.18%京东健康涨近15%
- 日本财务大臣:宽松政策和外汇干预措施并不矛盾
- “双十一”预售开启 今年有这些新变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