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名老人掉“投资养老”陷阱 合计被骗2300余万元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7日讯 近年来,投资养老一些不法分子假借新型投资理财概念,超百结合“高回报”“高收益”为诱饵,名老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人掉对集资诈骗认识不足,陷阱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诈骗。合计近日,被骗广州白云法院依法判决一起集资诈骗案,余万元被告人李某以虚构投资理财并有高额回报为名诈骗2300余万元,投资养老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超百并处罚金100万元,名老责令其退赔所有诈骗所得金额。人掉 经法院审理查明,陷阱2011年至2018年间,合计被告人李某伙同他人在本市某商业广场、被骗深圳市某大厦等地,以“投资养老”可获得高额回报为名,诱骗多名老年人购买其虚构的理财产品骗取钱财,先后骗得胡某、宁某、李某、曹某等127名(已报案)老年人投资理财款共计人民币2308.53万元。后多名被害人未能如期收到利息,且无法联系到被告人李某退还资金,遂向公安机关报警。后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归案。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编造虚假事实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非法占有和恶意处置被害人款项,集资诈骗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经二审维持原判,日前该案判决已生效。 白云法院法官提醒广大老年群众,以此类案件为戒,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谨记选择正规机构,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 法官还提醒称,老年群众要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还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要保持清醒头脑,千万不要冲动跟随。 同时,家庭和子女也应该加强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守住老年人“钱袋子”的前提,先要走进老年人的“心窝子”,多和老年人交流,关心和弥补老人情感需求,增进代际信任,多向老年人科普诈骗套路,提高老人识骗、防骗能力,不给百般殷勤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让极尽谄媚的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色列央行再加息 基准利率创10年来最高纪录
- 王宏远:未来全球面临“失落的十年” 中国将成为最好的市场
- 远大智能连续两日跌停 东财拉萨天团登上龙虎榜
- 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往往会将时间投入到短视频与网络视频
- 华瑞银行2.4亿股股权将被司法拍卖,另有大额股权转让交易尚待批准
- 8只碳中和ETF首日募资超50亿,最“卷”赛道还有哪些主线值得关注?
- 因涉嫌某上市公司内幕交易 赣锋锂业收立案告知书
- 深度捆绑“鸡精”的太太乐能做好酱油生意吗
- 北京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全链条金融支持
- 又没显示最新天数?教您一招儿刷新北京“健康宝”核酸结果
- 湖北26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 每个床位最高补贴3000元
- 央行、银保监会:2000亿元“零息”新工具将用于稳楼市
- 半月谈评雪糕刺客:市场应读懂背后的消费者心态
- 又陷危机!副党鞭骚扰男同事,约翰逊包庇下属遭英国舆论痛斥
- 高价雪糕为何频遭质疑
-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将精准发力
- 回访小微餐企老板:有人转行开快递驿站 有人还在坚持努力
- 西安:部分公共场所实施临时性管控,不是“封城”
- 百亿私募高管“无证执业”,平安旗下思道科投资红字提示
- 搜索
-